日月潭教案設計
一、設計理念我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教育理念,采取由淺入深、潛移默化的教育形式。符合唯物論和辯證法的基本原理和認知規律。在學生有一定確切或者是近乎確切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加以引導,加以糾正。形成師生互動學習,共同完成一次文化交流。最后在感情得以深化、升華的基礎上沉淀教學的成果,達到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
二、教案分析
本次授課的主體是小學三年級學生,具體是三年級六班,全班總共60人,男生32人,女生28人。
1、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對他們身邊的事物充滿著無限好奇。而且基于他們已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他們不再局限于想弄明白“是什么”的問題,更像弄明白的是“為什么”及“怎么養”的問題。
2、 該階段的學生的知識結構比較單一,受區域和年齡的限制,他們的知識帶有很大的局限性。認知能力缺乏,認知形式比較模糊。
3、最突出的特點是自主學習的意識淡薄,知識的獲得和補充大部分還依賴于傳統的“告知”模式。
4 、這時的孩子正處在德育和智育發展的關鍵時期,許多影響他們一生的習慣和觀點正逐漸形成。所以此時的教學要特別注意正確引導和良好影響.
基于教學主體的以上特點,我個人認為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保質保量完成
這次的教學客體是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文《日月潭》。
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最大的一個湖。它在臺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跡。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叫光化島。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譚: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譚。
清晨,湖面上飄著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星光,隱隱約約地倒影在湖水中。
中午,太陽高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現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日月潭風光秀麗,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游客。
教學大綱規定的任務以外,還應該補充中國地圖含義、功能、讀法的介紹,講述日月潭的由來,介紹日月潭的詳細情況等等。
三、 教學目的
1掌握大綱規定的新漢字,力求做到會讀、會寫、會靈活運用。
2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方面,可以領略漢字表達的魅力,提高漢語素養。另一方面,在對文章主要內容及其行文脈絡準確把握的前提下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文章所承載的作者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激發每一位同學的愛國情感,同時盡最大可能滲透保護環境、愛護家園的公民意思。
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用字。“譚、碧、島、薄、霧、蒙、秀”
2、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行文脈絡、層次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情感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