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郵票齒孔的故事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實例與評析安徽省蕪湖市大官山小學 徐婷(執教)
安徽省蕪湖市教科所 王和欣(評析)第一課時【學習目標】1.認識“齒、枚” 等13個生字。會寫“仍、使、便”三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在朗讀中感受創造的意義。激發在生活中用心思考,不斷實踐,勇于發明創造的情感【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1.本課的11個生字詞,13個帶拼音的生字,13個不帶拼音的生字。2.有關郵票。【教學過程】一、導入1.(出示“黑便士” 郵票)誰知道這是什么?(板書:郵票)2.(出示現在的郵票)比較兩枚郵票的四周有什么不同?3.(撕開郵票)你們看,這些撕開了的小孔象什么?這就叫做:齒孔(板書)請大家跟著老師讀。4.別看這小小的郵票齒孔,它的發明還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補齊課題)。5.齊讀課題。二、初讀課文,認字詞、寫生字1.請小朋友們輕聲讀課文,看看這個故事有趣嗎?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連成詞多讀幾遍,要把生字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個別輔導。)2.學習生字。(1)(課件出示生字詞和帶拼音的生字)誰愿意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一讀生字詞?你愿意讀哪個就讀哪個。(2)開火車讀沒有拼音的生字詞。(3)自由讀沒有拼音的生字,不會的可問同學。(4)鞏固生字。(看實物拿字卡“刀”;看動作拿字卡“裁、撕”;說城市拿字卡“倫敦”;猜字謎拿字卡“研、究”。)3.練習寫字。(1)猜字謎:“借一半,扔一半。”(仍)(2)師范寫,學生說說寫這個字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寬、橫折折折鉤要先寫,是一筆寫成的。)(3)請同學們找一找,這一課要求我們寫的字還有哪些和“仍”字一樣都要寫得左窄右寬。(還有“使”“便”。)(4)請大家拿出鉛筆,坐端正,把這些字寫一遍。(5)展示學生的作業,師生共同評議。三、朗讀感悟1.小朋友的生字學得又快又好,真聰明!所以,老師想請大家幫我解決一個問題。我讀了這一課后,有一個問題總是搞不明白:究竟是誰發明了郵票打孔機呢?2.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正確答案。默讀時不要發出聲音。3.找到答案了嗎?4.意見不統一。這樣吧,請認為是那位先生發明的同學坐在一起,請認為是阿切爾發明的同學坐在一起。讓我們再次讀讀課文,找到理由進行討論。(如果學生意見一致,教師作為反方發問,引導學生在課文中找出有關內容讀一讀。)5.分組討論,說明理由。(1)請認為是那位先生發明的同學先發表意見。(2)你能在課文中找出有關內容讀一讀嗎?(3)這組學生把課文中寫的這個小故事完整地讀一讀(課文二、三自然段)看誰讀得好。(4)讀得真不錯!(轉向“阿切爾”小組)這回該你們組了。(5)“阿切爾”小組的學生說理由。(6)你能在課文中找出有關內容讀一讀嗎?(7)(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重點朗讀第四自然段。(看圖引導朗讀;板書引導朗讀;比較引導朗讀。)(8)回答課后“讀讀想想” 中的問題。“帶齒孔的郵票是怎樣發明的?”6.阿切爾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他用心思考,不斷實踐,解決了生活中的難題。讓我們動手做做看,來感受一下阿切爾的發明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吧。(學生動手撕郵票。)7.你想對阿切爾說些什么嗎?8.齊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