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齒孔的故事》課堂實錄
2、學生習字。
(評:《大綱》中明確規定了對小學生寫字的要求,那就是:要把字寫得正確、端正,有一定的速度,行款整齊,版面干凈。學生要達到這個要求,一是教師要率先垂范,教師的字要寫得好。二是教師要會指導學生寫字。教師教學生寫字不是自己把范字寫,讓學生照寫了事,而是要向學生講清寫字的要求。在教學生寫字時,要先讓學生觀察字的結構特點、間架比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然后示范寫字,邊示范寫時邊向學生說出字的寫法,筆畫特點。最后讓學生按照要求寫一個,將寫好的字和師示范字比一比,找一找差距,再說說字的特點,然后再寫,最后完成所要寫的字。強調學生寫字要練速度,注意行款的整齊性。引導學生寫字不是單純地照抄照搬,而是寫每一個字的時候都要多動腦。要學會處理筆畫的長短`、粗細、俯仰、向背和偏旁寬窄,大小高低,主次等,還要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學生明確了寫字的要求,有目的地練習,寫起字來也會得心應手。)
四、朗讀感悟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順。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是誰發明了帶齒孔的郵票?
生默讀。
2、學習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師:誰來告訴老師答案?
生1:是阿切爾。
師:你是從課文的哪個自然段知道的?
生:第四自然段。
師:誰來讀讀這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
生讀。
師:那個人是誰?那個人做了怎樣的舉動吸引了阿切爾?
生答。
師:在課文的哪個自然段?到底是誰呢?我們來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生讀。
a、以“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為突破口。
師:那個人做了什么樣的舉動,以至于阿切爾被他吸引住?理解“吸引”一詞,使學生感受到阿切爾能細心觀察生活的細節。
生齊讀此句話。
b、師:從課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個人和阿切爾都很善于動腦筋?怎樣讀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們在用心思考呢?組織學生進行比較讀。
(讓學生用鉛筆尖,刺一刺白紙,然后撕一撕,體驗有了齒孔之后所帶來的方便。)
c、師:“英國郵政部門立即采用了這種機器。”中“立即”一詞可以換成什么詞?通過這個詞你知道了什么?
d、師:“直到現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從“仍然”一詞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語氣讀第四自然段中的后兩句。
3、學習第一段(略講)自讀。(要求讀順。)
4、齊讀。
(評: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情節簡單,語言平實,因而采用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實踐操作探究齒孔給生活帶來了方便,感悟原來發明就在身邊,并不是件難事,并進行開放性的交流,使學生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
五、明理導行
1、師:郵票的齒孔還給我們現在的生活帶來了啟發,你能說說我們身邊類似的例子嗎?
生1:衛生紙之間的空隙。
生2:一些食品的包裝袋。
生3:藥品的包裝袋等。
2、師:一個是用別針刺孔撕開郵票的先生,一個是發明家阿切爾,你喜歡誰呢?為什么?
生1:我喜歡那位不知名的先生,因為他遇事能動腦想辦法,說話彬彬有禮;生2:我喜歡阿切爾,因為他能細心觀察,用心思考,并且能把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動,發明了郵票打孔機,給更多的人帶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