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之歌
設計思路
根據低年級學生學習的特點,把重點放在識字和朗讀上。二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讓學生主動探究地學習,在學習中運用已掌握的學習方法識字,提高識字能力,體現識字渠道之寬,檢查了識字效果,培養了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學習的能力。在學習中讓學生學會交流合作,互相評價,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及良好的人際關系。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朗讀,讓他們在感興趣的、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使他們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教學目標
1、練習運用聲旁識字的方法認識生字7個,初步學習寫字兩個“之、爽”。
2、了解人類與樹木之間共生共息的密切關系。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練習運用聲旁識字的方法認識生字7個,初步學習寫字兩個“之、爽”。
2、了解人類與樹木之間共生共息的密切關系。
教學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圖片 課件 字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談話: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歌曲,請你們欣賞后告訴老師歌曲唱的是什么?播放課件(歌曲《小白楊》)。多么動聽的歌呀,快來告訴大家,唱的是什么?(生答)對,歌里唱的就是這些白楊樹。今天我們也來學一首小詩《楊樹之歌》(板書課題,“之”用綠筆)。齊讀課題,誰能說說課題是什么意思?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多媒體將學生帶入一個有聲有色的學習樂園,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正如我國教育家陶行知所說:“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識字效果。
過渡:同學們快打開書讀一讀小詩,看看這首詩寫了什么?
1、自由讀課文。(教師將帶有生字的樹葉貼貼在黑板上)
2、課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了小詩,預習了生字,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3、齊讀生字。
4、你們是怎么認識的,誰到前面來說一說?
3、游戲:貼綠葉
請看黑板上的生字,你認識哪個,就來拿哪個,然后告訴大家你是怎么認識它的,讀出音節,讀對了,請你將樹葉貼在大樹上,給它增加一片綠意。(同學們上來拿樹葉)
2、(生字:楊 之 蝴 蝶 陪 聊 染 ) 摘到后站成一排,讀音 組詞(可以指名組詞當小老師)。
(1) 用“陪伴”說話。
(2) 大家都認識了嗎?小老師來考考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里,有目的檢查學生識字的渠道及識字效果的鞏固。及時交流方法,使每位學生掌握更多的方法,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另外,寓趣味于枯燥的練習中,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所學的生字也得到了鞏固。】
過渡:只要我們是個生活的有心人,處處可以識字。字我們認識了,而且讓楊樹的葉子更加茂盛了,你們真棒。下面我們再來讀讀小詩吧。
三、品賞朗讀,體會意境。
(一)、初讀感知課文。
1、自由讀小詩,看看自己讀得通順嗎?
2、選一小節讀得流利的,讀給同桌聽,讓他評評你。
3、把你讀得最流利的小節讀給全班同學聽,也可以和同桌一起讀。指名讀。
【同學交流合作,進行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學會反思,正確地認識自己,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