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教學反思
讓孩子借助已有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實踐努力去思考問題,并且通過孩子之間的互相幫助,合作交流去解決問題,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再講解,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有利于孩子思維的迅速發展。
最后,教學是一門留下遺憾的藝術!這堂課不足體現在:課堂時間的把握上,前一部分講的時間太久,占去了一大半的時間,以至于后面二,三節時間顯得不夠用,并且使這節課設計好的許多環節沒有時間去完成。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還要不斷的揣摩學習,才會有進步!
《秋天到》教學反思
《秋天到》是北師大版二年級語文教材的第一課,課文是一篇優美的詩歌,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秋景圖,我在上這一課的時候采取了很活躍的形式。
上課前,我為學生準備了很多關于秋天特有物品的掛圖,比如說金黃的稻子、飄香的桂花、豐收的農田等。這在直觀上給了學生一個沖擊,特別是來自城市的孩子,他們對于秋天的感受增強了。
上課中,我盡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這篇詩歌很有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詩中對八月、九月、十月秋天景色的描寫很到位,在課堂上就要求學生背誦下來,這樣既理解了課文,又減輕了家庭作業的負擔。
課后,我設置了一段口語交際的練習:我眼中的美麗秋天。學生把看見的,聽說的,查找資料得到的信息都說出來了,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