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識字7教學設計
教材說明:《識字7》是蘇教版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一個識字課。本課是看圖會意識字,是本套實驗教材編排的第三個看圖會意識字課,前兩個會意識字課出現在一年級下冊識字7、二年級上冊識字3。本課教材首先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畫來揭示會意字的特點:“亭”和“鳥”是象形字,它們最初的字形就是亭和鳥的簡單圖畫!巴ぁ迸杂腥瞬蛔吡,要在亭子里歇歇腳,就是“!;大門里有個孩子用耳朵仔細聽,就是“聞”;鳥兒張開嘴巴叫,就是“鳴”。課文中一首清麗的小詩,為學生提供了語言環境,不僅有利于鞏固前面所學的生字,而且識字與閱讀相互促進,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供了材料。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側”字只識不寫。
2、看圖體會字義,初步了解象形字、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識字能力和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小詩。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一、導入新課:
(復習前面學過的會意字)
師:今天上新課之前,劉老師要先請小朋友們猜字謎,好不好?小朋友們請看好了。
1、出示:毛筆,看到它你能猜出什么字?(指名回答)為什么這樣猜?
2、出示:一個尖尖的物體。剛才我們是根據毛筆的材料猜的,這次,我們根據這個物體的形狀來猜一個字。(指名猜)說說你這樣猜的原因是什么?
3、師做“看”的動作,學生猜讀。
師:同學們可真棒!不但讀出了這些字,還能說出原因。從這些字可以看出咱們中國的文字是多么的有意思啊。
師:那今天這節課,我們還要一起來學習一些有趣的漢字。師板書:識字7
二、新授:
(一)學習文中生字,了解會意字識字方法。
1.通過“!弊,初步了解會意字構字方法。
(師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畫出小亭子)同學們仔細看黑板,看一看老師畫的是什么?(指名說:小亭子)(教師板書“亭”字)那誰能讀出這個字呢?(指名讀)再來仔細看看圖和這個字,你發現了什么?(指生說,這個字和小亭子很像。)這個小朋友真會學習。你們看,這個字多么像這座小亭子啊!我們一看到“亭”這個字形,就能想到小亭子的樣子。你們看看,我國古時候的人可聰明了,他們根據亭子的樣子就造出了“亭”字,你們知道這樣的字叫什么嗎?這樣造出來的字就叫象形字。我們一起讀準它的音。
(教師出示“小人”卡片)同學們再看這是什么?這個人走啊走啊,走到亭子邊他不走了,(貼小人圖片)這個人和這個小亭子又組成了一個新字。(貼卡片:“!保┠悄銈冋f這個字應該讀什么呢?(指名讀)為什么這樣讀呢?(指名回答)以后一看到“亭”字旁邊有個單人旁就知道停就是一個人走到亭子邊,停下來不走了。“停”的意思就是——?平時你在哪兒用到過或者看到過這個字呢?(指名說)我們再來把這個字讀兩遍。
比較: “亭”和“停”
這兩個字的讀音相同,意思卻各不相同。
(1)指亭。讀,什么亭?
。2)加個單人旁呢?
2.認讀“鳴”和“聞”,進一步了解會意字的構字方法。
師:剛才學習的“亭子”的“亭”是用象形字學會的,“停下”的“停”是看圖根據圖的意思猜出字的讀音。老師這里還有兩個字,想一想你能不能用剛才學習“停下”的“!钡姆椒ㄗx出它們,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