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識字5》教學案例(精選17篇)
二年級上冊《識字5》教學案例 篇1
教材分析:
《識字5》是詞串識字,本課將有關冬天的特征及一些事物的詞語用詞串的形式集中在一起,結合課文插圖幫助學生識字和認識事物。課文由插圖、12個詞語和8個生字組成。12個詞語分為四組,第一組詞語表現了冬天氣候的特點;第二組詞語介紹了不畏嚴寒的三種植物;第三組詞語介紹了在洞里過冬的動物;第四組詞語介紹了三種適合冬天進行鍛煉的體育活動。這12個詞語連起來讀,押韻上口,意義有聯系,便于記憶,有利于學生增長知識,積累語言,發展思維能力。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
2,識字寫字、誦讀詞串認識有關冬天的事物,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了解冬天氣候的一些特征,懂得冬天雖冷但仍充滿著勃勃生機和生活情趣,培養學生不畏嚴寒的頑強意志。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步了解冬天的氣候特征,懂得冬天雖冷但仍充滿著勃勃生機和生活情趣,培養學生不威嚴寒的頑強意志。
學情分析:
助學預案:
本課是將有關冬天的特征及一些事物的詞語用“詞串”的形式集中在一起形成的一篇韻文。為了讓學生能夠初步了解冬天氣候的一些特征,我結合觀察課文插圖,觀看搜集的一些圖片以及展示多媒體課件,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增強感受,培養學生不怕嚴寒的品質。
教學準備:
教師:1,課件:(說明:1)封面;2)北風呼嘯的聲音;3)北風;4)一些雪景的圖片;5)大雪;6)寒流;7)寒流大雪北風;7)滑雪溜冰跳繩;8)孩子們在雪地里活動的場面;8)蠟梅翠竹蒼松;9)蠟梅圖;10)翠竹圖;11)蒼松圖;12)古詩《青松》;13)蠟梅、翠竹、蒼松的組合圖片,下面寫有“歲寒三友”的字;14)蟒蛇螞蟻刺猬;15)一些動物過冬的圖片;16)整篇韻文;
2,田字格黑板,生字卡片。
學生:搜集關于動物過冬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理解氣候特點(學習第一行詞串)
1.師述:小朋友們,金色的秋天剛過。冬天就來到了我們的身邊,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
(多媒體播放北風呼嘯的聲音)指名說,相機口述:“對了,這就是北風。”(出示“北風”)指名讀,齊聲讀。
2.師述:冬天來了,北風呼呼地刮著,小朋友們,這時候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指名說,然后多媒體出示一些大雪圖片)。出示詞語“大雪”。注意“雪”的讀音。下雪啦!雪花在天空中飛舞,給大地媽媽披上了一件潔白的禮服,多美!請你再讀讀這個詞。
3.小朋友們,大雪紛紛揚揚的下著,不一會兒,到處白茫茫的,這時候你有什么感覺啊?指名說。(很冷)你能說幾個成語讓人感到很冷嗎?指名說。
冬天到了,有時氣溫會突然下降,讓人感到特別冷。那是因為北方來了強冷空氣。這強冷空氣就叫“寒流”。(出示“寒流”),讀準字音。
4.指導朗讀這一行詞串。
寒流襲來,北風呼嘯,大雪紛飛,真冷!你能把這三個詞語讀好嗎?自由練讀,開火車讀,齊讀。
[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配上老師富有激情的話語,便將學生帶到冬天的情境中,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用腦子去想,增強他們的主體感受,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走進課文。]
二、激發興趣,認識雪地活動(學習第四行詞串)
1.(聲情并茂地)鵝毛大雪飄落下來,不一會兒地上就是一層厚厚的積雪。河塘里也結冰了。小朋友們推開門,哇!一片雪的世界。這時候,你最想做什么呢?(指名說)
2.相機出示“滑雪,溜冰,跳繩”。
3.指名讀。注意生字的讀音“滑、冰、繩”。
4.(多媒體展示孩子們在雪地里活動的場面),小朋友們,看過了以后,用上有的…….有的……有的……來說一段話嗎?
5.指導朗讀這一行詞串。
師口述;大家笑著,喊著,多開心啊!你能讀出那種開心,快樂的感覺嗎?
6.自由讀,然后指名讀,賽讀。
[有意識地把識字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識字的同時,發展語言,豐富知識,提高認知能力。]
三、了解植物,引起情感共鳴(學習第二行詞串)
小朋友們在郊外盡情的玩耍,他們真是不怕寒冷的孩子啊!還有一些植物和小朋友們一樣不怕寒冷,它們是誰呢?(指名說)
1.出示詞語“蠟梅,翠竹,蒼松”。讀準字音:蠟、翠。
2.(多媒體出示蠟梅圖)我們首先來看看“蠟梅”。
。1),讀準詞音。
(2),請小朋友們觀察它的顏色。說說的蠟梅。對!這種花的花瓣是黃色的,而且摸上去滑滑的,有點像“蜂蠟”,所以蠟梅的蠟是蟲子旁。(強調)
。3),于老師家院子里也種了這樣一棵蠟梅,臘梅花不但漂亮,而且香飄十里,所以我們還可以說的蠟梅花?
3.(多媒體出示翠竹圖)我們再來看看“翠竹”。
(1),讀準詞音。
(2)觀察它的顏色,是綠色的,對了,這個“翠”,就是綠色的意思,翠竹就是(綠色)的竹子。
。3),再觀察它的枝干,你還可以說的竹子?
[抓住契機,適時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教會學生觀察、推測及準確地用詞。]
4.出示:“蒼松”圖。
。1),讀準詞音。
(2),小朋友們看到了蒼松,你想到了什么?指名說,引出古詩《青松》。
5.師述:冬天,許多花兒都凋謝了,許多樹的葉子也落光了,可是,臘梅、翠竹、蒼松卻迎著寒冷的北風站得更直了。小朋友們,這時候,你們想對它們說什么呢?(指名說,堅強,勇敢)
6,對!就是因為它們不怕寒冷,堅強勇敢,所以人們稱它們為“歲寒三友”,相信大家都很佩服它們,你能把它們讀好嗎?自由讀,指名讀,男生齊讀。
[學到蒼松時想到《青松》這首古詩,學完三種植物,引入“歲寒三友”,教材只是一種憑借。在學生掌握課本上的知識外,教師更應注重向課外延伸,讓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地去學習。]
四、了解動物,延伸課外知識(學習第三行詞串)
這些植物和小朋友們都不怕寒冷,可是有些動物早就不見了蹤影,它們是誰呢?(指名說)
1.我門來看看這三種小動物,(出示詞語“蟒蛇、螞蟻、刺猬”)指名讀,正音。
2.大家看,它們都在干什么呢?(蟒蛇,刺猬冬眠了,小螞蟻也冬藏了)
3.指導朗讀。
既然它們都躲到洞里過冬了,可不能吵醒它們,你怎么讀呢?練讀、指名讀、女生齊讀。
4.課外延伸:小朋友們,關于蟒蛇,刺猬的冬眠,你有什么了解嗎?你還知道還有那些動物是冬眠的?同座位相互交流,然后指名匯報交流情況。(相機出示一些動物過冬的圖片)
[發揮小組的作用,讓學生有更多的表現機會,相互交流,相互評價。教師及時的肯定與鼓勵,更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樂趣。]
激勵:剛才大家說得很好,你們是怎么知道這些知識的?指名說。
相機說說讀課外書的益處,激發讀課外書的興趣。
五、整體感知,朗讀整篇韻文
師口述:寒流襲來,北風呼嘯,大雪紛飛。不一會兒,雪停了,小朋友推開門一看,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他們有的在河面上溜冰,有的在岸邊跳繩,還有的在山坡上滑雪,多開心呀!蠟梅、翠竹、蒼松也不怕寒冷,站得筆直筆直的,可是蟒蛇、螞蟻、刺猬卻早就不見了蹤影,原來它們害怕寒冷,早就躲起來了呢!
請大家一起來讀這篇韻文。(出示整篇韻文)
[課文將諸多意向并置在一起,中間留有許多空白。惟其“空白”,才更有利于激發孩子的想象力。注重引導學生朗讀“詞串”,引導學生一邊朗讀一邊想像,在整體朗讀課文中升華對詞語的理解和體驗。]
六、激發興趣,自主識字(學習2個生字)
1,韻文中的生字,你們記住了嗎?讓老師來考考你們。學生開火車讀生字卡片。
2,你對哪個字寶寶最感興趣呢?
3,請你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的。指名說。
4,生書空,師范寫。
5,生在課本上描紅。
6,你想給字寶寶找朋友嗎?
[課后的8個生字讓學生分批識記,降低識字的難度,有利于學生鞏固新知。讓學生自己說說識記的方法,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生識字的興趣更濃。]
教學反思:
“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是《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在教學本課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配上充滿童趣的語言,給學生創設生動的情境,把學生帶入了寒冷的冬天,同事拉近了學生與教材的距離,喚起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
1,聯系生活,拓展知識
識字教學的目的并不只是讓學生認識幾個字而已,更重要的是要憑借教材,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在教學本課時,我根據教材的特點,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如:在教學“寒流”之前,我讓學生說說知道哪些表示天氣寒冷的成語;教學“蒼松”時,相機了解一下《青松》這首古詩;學完三種植物后,告訴學生人們都稱它們為“歲寒三友”;教學動物一組詞時,可以結合學生的知識經驗,探究動物過冬的特點,這樣在完成識字教學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識字能力,教師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
2,形式多樣,熟讀成誦
教“詞串”。一定要讀,而且要采用多種形式,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男生齊讀、女生齊讀,全班齊讀等.讓學生讀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
由于我抓住了韻文的特點和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因而學生整節課興味盎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其間仍然不免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如:教師語言不夠精煉,指導書寫不夠到位等等,我想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會更加鉆研、精益求精,讓學生更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二年級上冊《識字5》教學案例 篇2
一、復習諺語,明確目標。
1.師:我們上一年級的時候就學習了一些諺語,請讀這兩句諺語(課件出示諺語)大雁北飛天將暖,燕子南歸氣轉寒。蜻蜓低飛江湖畔,即將有雨在眼前。
生齊讀諺語。
2.師:你還知道哪些諺語?
學生1: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
學生2……
3.師: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學習5句諺語,學習10個生字寶寶,請輕輕地打開書。
二、熟讀諺語,認識生字。
1.師:請同學們自己讀諺語,一邊讀一邊圈出生字寶寶,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借助拼音朋友多讀幾次,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次。
全班學生邊讀邊勾畫。
2.師:老師發現我們班的同學很喜歡生字寶寶,請同桌互相讀讀這5句諺語,讀得好的伸出拇指夸夸他,遇到讀錯的地方請提醒他。
同桌互相讀諺語,老師巡視。
3.師:得到大拇指的同學請舉手,那這5條諺語你都會讀了嗎?(學生自信地回答:會)老師檢查檢查。誰來讀第一句呢?(課件出示:人心齊,泰山移。)
學生1:人心齊,泰山移。
師:第二句誰來讀?(課件出示: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
學生: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
師:老師剛才在下邊聽到有兩個同學把這個字讀錯了,(課件出示:給柴帶上拼音)請自己再讀讀。
學生自由讀第2句。
師:誰再來讀讀這一句。
學生讀。
師:第三句誰來讀?
一名學生勇敢地站起來讀。
師:他能讀好,全班同學都能讀好,請齊讀。
全班齊讀。
師:請你來讀第四句。
生:讀第四句。(聲音很響亮,讀音準確。)
師:請你教大家讀。
全班齊讀第四句。
師:不光是一個人讀得好,全班都讀得好,這才是百花齊放、春色滿園。
4.(課件出示字音最難的第二句和第四句)師:請左邊的兩組同學讀第二句,右邊的兩組同學讀第二句,把字音讀準了。
生分組讀。
5.請小朋友們自由地讀讀這5條諺語,把生字讀得更準確。
生自由讀5條諺語。
6.師:老師也想讀讀,我讀前半句,你們讀后半句,好不好?
師生合作讀。
7.師:請大家用跟老師這樣讀的形式,跟同學讀一讀。
同桌合作讀。
8.師:課前大家都向老師推薦這位同學(師手摸一學生的頭)是我們班的朗讀能手,請你來讀上句,其他同學對下句。
全班合作讀。(師:看來這小小能手,真是名不虛傳。)
9.師:咱們男女生來比一比,看誰的聲音響,誰的節奏強,請男生讀上句,女生讀下句。
男女生合作讀,讀完后男女生交換。
10.師:我們讀了這么多遍諺語,你讀懂了什么?
生1:一根筷子容易折斷,一把筷子就很難折斷了。
生2:團結起來力量會很大。
生3……
11.師出示與諺語相對應的圖片,引導齊讀諺語。
三、背誦諺語,強化生字。
1.師:請大家再把生字讀一讀。
生自由讀生字。
2.師:咱們開火車讀讀生字卡。
生開火車讀生字卡。
3.師:咱們來開雙軌火車,請聽要求:這組的小朋友讀生字,這組小朋友給生字找朋友,組個詞。
生一組讀字音,另一組組詞。
4.(出示生字:移)師:這個字怎么讀?你能背出它在哪個句子里邊嗎?(全班齊背)
(出示生字:謀、柴、焰)師:這幾個生字誰來讀?誰來背一背它在哪個句子里?(生背)
(出示生字:易、折)師:請大家一起讀生字,一起背一背諺語。(生齊讀、齊背)
。ǔ鍪旧郑捍辍⒗K、千)師:請大家一起讀這幾個生字。(生齊讀)誰來背一背?(生背)
。ǔ鍪旧郑邯殻⿴煟赫堃黄鹱x,一起背帶有這個生字的諺語。(齊讀、齊背)
5.師:請你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兩句諺語,讀一讀、背一背。
生自由讀背。
6.師:誰愿意把你喜歡的句子背給大家聽一聽?
生1背
生2背(師:咱們班真是藏龍臥虎。)
7.師:讓我們一起背一背這5條諺語。
全班齊背。
四、分析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課件)師:生字藏在花骨朵里,花骨朵開放的時候,大家要把生字準確地讀出來。
生隨著花骨朵的開放讀生字,(當喊到“柴”時,有同學將字音讀錯)師:花骨朵為什么不開放?
生糾正“柴”的字音。
2.(課件:花骨朵已全部開放,生字按結構排列。)師:上邊這一排字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生:它們都是左右結構。
師:還有一個字沒來報道呢,大家叫它的名字(課件出示:繩)
師:這些生字哪些是既要求會讀,又要求會寫的生字?
生答。
3.(師貼卡片:斤、折)師:這節課我們學習寫斤和折,請大家觀察語文書中斤和折有什么特點,斤和折的“斤”放在田字格里是一樣的嗎?
師生分析。
4.師范寫“斤”,生書空。
5.生在田字格里書寫斤和折。
五、課堂結束語:
認識生字不僅在我們的課堂上,還在我們的生活里,請大家課后多收集一些諺語,多收集一些生字,豐富我們的生活。
評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如何讓識字教學生動有實效,這是我們思考的問題!蹲R字5》教學設計以讀諺語、背言語為明線,識字為暗線貫穿教學始終,這為我們提供了可借鑒的做法,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簡簡單單教語文,突出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1、教學目標設計簡潔、集中單一。整堂課的目標就是通過熟讀、背誦五條諺語,認識十個生字,自己會寫這幾個字。這樣的目標簡潔可行。
2.教學結構簡略。識字課讀書是手段,識字是目的。這堂課的結構是初讀諺語、熟讀諺語、在讀中識字、背誦諺語。這樣的設計符合低年級學生識字的特點,使學生實實在在有收獲。
3.教學方式簡單。語文課堂重在學生的朗讀感悟,不在于老師要多提問,特別是在這樣的識字課上,老師的著力點在于組織學生讀書,利用文本識字,把課堂真正讓給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鍛煉和發展。
二、遵行兒童認字心里,突出語文的有效性。
1.隨文識字。學生在朗讀韻文中認識生字,韻文與生字之間建立起了固定的聯系。這樣,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借助拼音識字讀文,再讀帶有拼音的詞語,然后去掉拼音讀詞,這樣由易到難,呈階梯狀,學生反復識記,最終準確認讀,突破識字難關。
2.識字情趣化。對于課文中的難點字音“柴”,教師靈活處理,因為學生讀錯了這個字的字音,于是教師有意讓帶有這個字的花骨朵不開花,學生立刻發現不開花的原因是字音讀錯了。這樣的情境下,學生牢記了這個字的讀音。
3.識字多元化。識字教學不單是識字,教師還注意把識字與認識事物、發展語言、激發情感結合起來,這是多元價值取向的體現。教學中學生在說與讀的過程中,以及老師圖片展示的過程中對諺語的含義已理解,教師巧妙地把諺語的含義用到對學生評價的過程中,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的情感,還使學生獲得了價值的取向。同時教師采用多種方式為孩子創設識字環境,如借助拼音讀,開火車讀,老師領讀等靈活多樣的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和主動識字的愿望。
二年級上冊《識字5》教學案例 篇3
作者:實驗小學 單昱
一、教學目標
1 認識“團,量”等12個生字,會寫“誰,怕”等6個生字。
2 朗讀謎語,邊讀邊想,能說出自己是怎么猜出來的。
3 有收集謎語或自編謎語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識記生字寫好生字興趣的培養
三、課前準備
字卡詞卡背景圖大力士一位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ǔ鍪颈尘皥D:一座高山上站著一個小精靈在向大家打招呼。)看,認識他嗎?向他打個招呼吧。(學生打招呼)小精靈正在邀請我們上山和他一起玩呢?我們這就出發吧。ń處熧N出攔路的大力士)哎呀,大力士攔住了去路,他說,只有猜出他這兒的三個謎語,過了這三關,才讓我們上山去,小朋友們,你們敢不敢試試?好,先來看看第一關的謎語是什么?
二、過三關
1 第一則謎語:
1)學生自由讀讀――指名讀――學習生字――齊讀
2)學生猜謎
3)說說你是怎么猜出謎底的?
4)教師小節猜謎竅門。
2 第二則謎語:
1)朗讀謎語(多種形式讀讀)
2)教師引導學生把幾個句子聯系起來思考:
什么東西是“綠的”?“紅的”又是什么?
哪些“綠的”“喜歡及時雨”?哪些“紅的”“怕水來攻”?
為什么“綠”“紅”在一塊兒就起涼風?涼風是在什么時候起的?
3)學生猜出謎底后,教師用紅綠粉筆寫出“秋”字。
4)找出謎語中的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3 第三則謎語:
1)復習“請,晴,情,清,精,睛”啟發學生思考。
2)讀讀猜猜,交流體會。
3)識記生字。
4 順利過了三關了,大力士說:“小朋友們真棒,上山吧!”讓我們一齊歡呼我們的成功吧!
三、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1 出示全部生字.齊讀--開火車讀。
2 引導學生觀察6個要寫的生字,說說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 教師范寫,學生描紅,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鼓勵學生收集謎語或自編謎語。
二年級上冊《識字5》教學案例 篇4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由5條關于團結合作的諺語組成,這幾條諺語通俗易懂,給人們啟示也很深刻。如“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座右銘,用來時時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學習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諺語,培養學生有積累諺語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識記10個生字是本課的重點。
對5條諺語的理解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課時】
全課時。
【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必需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有自由表達的空間,有展示才能的舞臺,有自主發現的過程!霸谧x課文中,你發現了什么?你還發現了什么?”作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設計,這幾句話不但構建了本課教學的整體思路,而且把學習的自主權完全還給了學生,使學生放開了手腳,大膽去探索,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過程】
一、利用學生喜愛的卡通,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誰?出示課件,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小博士,他還帶來了一些禮物,看這是他帶來的智慧星,他讓我獎給那些肯動腦、會合作、積極參與的同學,你們想不想得到智慧星?要想得到獎品,先過第一關,老師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團結起來__________,一個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體的力量__________。誰能不能舉個例子來說明,(出示課件)螞蟻搬豆。
師:其實還有很多的諺語也是說明團結合作精神,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學習《識字5》。
二、整體感知,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
師:老師告訴你們一個秘訣,那就是認真讀,反復讀,遇到難讀的字多拼幾次,邊讀邊思考。
2、配樂范讀課文:
師:看到你們讀的這么有味道,老師也很想讀一讀。
3、同學互讀,學生模仿老師的讀法有趣練讀。
師:你們喜歡像老師這樣讀嗎?趕緊讀給同桌的朋友聽吧!
4、讀全文。
三、學中發現,積極探究
1、讀中你發現了什么?你還發現什么?讓學生自由議論。
2、組內說自己對每一句諺語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如:
⑴ “人心齊,泰山移”圖片抗洪,加深對諺語的理解。
、啤 叭硕嘤嬛\廣,柴多火焰高!
出示課件:柴多火燒得旺的畫面。再讓學生說說這句諺語意思。理解“計謀”的意思。
、恰 耙桓曜尤菀渍郏话芽曜与y折斷”。
指導學生可以從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義詞是困難。
⑷ “樹多成林不怕風,線多搓繩挑千斤”。
出示畫面:大片樹林(講解有關植樹防止風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繩”的畫面,來理解這句諺語的意思。
、伞∫换í毞挪皇谴,百花齊放春滿園。出示春天的畫面
師:春天是怎樣的景象?(百花盛開),出示畫面
3、選擇自己喜歡的諺語,讀給大家聽,并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四、有趣游戲,鞏固字形
1、師生對讀,體會每句諺語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間的聯系,再齊讀全文。
2、小組學習,讓小組與組對口令。
3、背5句諺語。
4、與動物交朋友:
出示課件: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動物,有天上飛的老鷹,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點擊他們會出示自己的生字。
師:小博士還帶來了一些動物,你們想和動物們交朋友嗎?想和動物交朋友有個條件,就要得讀有關動物身上的生字,并給生字組個詞語,好嗎?說明這個朋友跟你已經成為好朋友,誰最有信心。
五、拓展訓練,穿插寫字
1、我會讀,讀出生字。
2、我會記,記住自己用什么辦法記住了。(用熟字去換加偏旁識字)
3、我會寫,指導書寫。
六、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5句諺語,給大家很深的印象,比如,“人心齊,泰山移”等,卻作為我們生活中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七、實踐活動,收集起來的諺語讀讀
1、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2、眾人劃槳開大船。
3、寧可做過,不可錯過。
4、讓人一寸,行理一尺。
5、兩虎相斗,必有一傷。
6、風大就涼,人多就強。
7、一爭兩丑,一讓兩有。
二年級上冊《識字5》教學案例 篇5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88
(第三冊)《識字5》教學設計二
教材簡析:
《識字5》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二年級上冊內容。本課將有關冬天的特征的詞語用“詞串”的形式集中在一起,組成韻語,結合課文插圖幫助學生識字和認識事物。12個詞語都配有相應的插圖,學生圖詞結合,容易萌生主動識字的愿望。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
設計理念:
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韻文。
2.認識冬天的氣候特征,不畏嚴寒生長的植物,在洞中過冬的動物及冬季的體育運動和相應的詞語。
3.能正確,美觀地書寫“蠟,梅,翠”。
4.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會用“有的……有的……”說一段話。
教學重難點:
圖文結合,理解生字詞的意思。有感情地誦讀韻文。
教具準備:
掛圖,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
2、(出示掛圖)今天,我們就一起到冰天雪地的野外去玩玩,說說你們看到了什么?
二、看圖識字學詞
1、大家剛才說的就是識字5的內容。看,這些詞你認識嗎?(帶拼音的韻文)
2、學生自讀韻文,讀準字音。
3、指名當小老師,說說哪個字音要讀準。評價。再指名讀。
4、齊讀。
5、去拼音讀。開火車讀。
6、游戲:小小郵遞員。
。ǔ鍪颈尘皥D)看冬爺爺來了,他帶來了好多封信,想要小朋友當當小小郵遞員,為他送信,誰愿意的?
發生詞卡,學生把詞卡貼到相應的圖片旁。(評價后齊讀)
[這一環節以郵遞員送信的形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在游戲輕松、歡樂的氣氛中鞏固了詞語的讀音,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二、感情朗讀、理解詞義。
1、冬天到了,天氣怎樣?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1)引導學生看圖說話。
。2)出示相應的事物旁。
。3)看看雪下得怎么樣,風吹在身上怎樣?指導讀好詞語。
。4)是啊,北風呼呼地刮起來了,鵝毛大雪下起來了,氣溫一下子下降了,讓人感到特別冷。為什么會這種現象出現呢?
對、這是因為北方來了一股強冷空氣,這種強冷空氣就叫“寒流”。出示詞卡“寒流”,齊讀兩遍。
。5)齊讀三個詞。
2、在冰天雪地里,你看到了哪些植物?
。1)指名說,你們喜歡他們嗎?那就好好讀讀這三個詞,好好欣賞一下它們吧!
。2)自己讀詞。
。3)指名讀,評價,哪個詞讀得最好。
。4)這么冷的天,這三種植物依然挺立在茫茫雪地里,多堅強呀!你佩服它們嗎?
男女生讀,齊讀。
(5)這三種植物不僅你們喜歡,還有很多人佩服它們,還給它們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歲寒三友”。齊讀。
。6)冬天除了它們,你還知道哪些植物也不怕冷?
3、植物們不怕冷,可小動物卻早早地躲進洞里去了,看(出示圖片)它們是誰呀?它們在干什么呀?(指導說話)
。1)誰有本領讀好這三個詞的?指名讀。
。2)小動物躲在洞里多舒服呀,我們可不要去吵醒它們。
。3)女生讀,齊讀!菊埶阉髡n題關鍵字查找本課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www.jcsycorp.com 】
4、小動物們怕冷,你們怕不怕?看,小朋友在雪地里干什么呀?
。1)指名說,出示相應的詞卡。誰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說的?
(2)你最喜歡哪種運動?讀好這三個詞。
(3)南方很少見過這么大的雪,那我們能干些什么?
(4)那你們能用讀來表達對冬天的喜歡嗎?
[在教學生字詞的過程中教師始終圍繞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指導學生讀好每個詞,并在教學過程中多次穿插說話練習,以求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5、出示全部的詞,請小朋友自己再好好的、一行一行地讀讀詞語,你們有什么新發現嗎?
。1)指名說,(一行詞表示一個意思)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
。3)指名讀。挑戰讀。齊讀。
[讓學生自己去讀、去發現,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詞義]
三、課后延伸,讀讀兒歌、寫生字。
小朋友學的真不錯,老師獎給你們一份特殊的禮物,要不要?(出示兒歌——臘梅花)
1、自己借助拼音讀一讀。
2、指名讀。齊讀。
3、你喜歡臘梅花嗎?那我們就一起把它的名字寫下來吧!
4、把書打開,讀讀課后的筆順表,再描一描。
5、指名說,師范寫,生臨寫。
[以兒歌吸引學生的學習欲望,不僅可以加強學生的拼讀能力,還豐富了學生的課外閱讀,并從中引出“蠟、梅”二字,乘機教學生字的書寫,可為一舉多得。]
語文教學資源網【請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本課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www.jcsycorp.com 】
二年級上冊《識字5》教學案例 篇6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
2、能按筆順描紅。
3、體驗在海邊沙灘玩耍的樂趣,感受大海的美麗富饒。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誦讀韻文。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要求:圖文對照,讀準詞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看圖提問,小朋友們,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呀?
2、你們覺得圖上的景色美不美?今天我們就一同去大海邊領略一下大海的風光,好嗎?
二、指導看圖,練習說話
1、誰來說說海邊有些什么?相機出示:沙灘貝殼腳丫。
想象一下,走在沙灘上會有一種什么感覺?貝殼是什么樣的?誰來說說海邊的腳丫是誰的?
2、那么在海面上又有什么呢?相機出示:海風海鷗浪花。
3、你覺得大海美嗎?為什么?
二、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1、在小組里自己輕聲讀讀這些生字音。
2、指名讀,正音。
三、繼續看圖學文。
1、看圖:滿載而歸的漁船上裝滿了什么?相機出示:珍珠、海帶魚蝦
2、請你們想一想:這時漁民們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3、大海這么富饒,漁民們是那樣的高興,在小組里說一說這些詞,體會一下漁民們的心情。
4、當太陽落山時,漁船?吭诟蹫,天空中出現了什么?出示:港灣漁船晚霞
5、練讀這些詞語,體會大海的美麗、富饒。
四、作業:讀準字音,練習背誦。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熟讀、背誦韻文,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自由讀韻文
2、開火車讀韻文
3、指名打亂順序讀詞語
4、指名讀不標拼音的字和詞。
二、練習背誦韻文
1、老師引讀
2、學生練習背誦
三、學習本課的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討論: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給生字擴詞。
4、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學生描紅。
6、教師巡視,學生練習寫字。
四、背誦韻文。
二年級上冊《識字5》教學案例 篇7
教學內容:人教版《語文》第三冊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由5條關于團結合作的諺語組成,這幾條諺語通俗易懂,給人們啟示也很深刻。如“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座右銘,用來時時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學習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諺語,培養學生有積累諺語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識記10個生字是本課的重點。
對5條諺語的理解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課時 全課時
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币詫W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必需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有自由表達的空間,有展示才能的舞臺,有自主發現的過程!霸谧x課文中,你發現了什么?你還發現了什么?”作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設計,這幾句話不但構建了本課教學的整體思路,而且把學習的自主權完全還給了學生,使學生放開了手腳,大膽去探索,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過程
一、利用學生喜愛的卡通,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導入 新課。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誰?出示課件,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小博士,他還帶來了一些禮物,看這是他帶來的智慧星,他讓我獎給那些肯動腦、會合作、積極參與的同學,你們想不想得到智慧星?要想得到獎品,先過第一關,老師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團結起來__________,一個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體的力量__________。誰能不能舉個例子來說明,(出示課件)螞蟻搬豆。
師:其實還有很多的諺語也是說明團結合作精神,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學習《識字5》。
二、整體感知,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
師:老師告訴你們一個秘訣,那就是認真讀,反復讀,遇到難讀的字多拼幾次,邊讀邊思考。
2、配樂范讀課文。
師:看到你們讀的這么有味道,老師也很想讀一讀。
3、同學互讀,學生模仿老師的讀法有趣練讀。
師:你們喜歡像老師這樣讀嗎?趕緊讀給同桌的朋友聽吧!
4、讀全文。
三、學中發現,積極探究。
1、讀中你發現了什么?你還發現什么?讓學生自由議論。
2、組內說自己對每一句諺語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如:
(1)“人心齊,泰山移”圖片抗洪,加深對諺語的理解。
(2)“人多計謀 廣 ,柴多火焰高。
出示課件:柴多火燒得旺的畫面。再讓學生說說這句諺意思。理解“計謀”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
指導學生可以從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義詞是困難。
(4)“樹多成林不怕風,線多搓繩挑千斤”。
出示畫面:大片樹林(講解有關植樹防止風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繩”的畫面,來理解這句諺語的意思。
(5)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出示春天的畫面
師:春天是怎樣的景象?(百花盛開),出示畫面
3、選擇自己喜歡的諺語,讀給大家聽,并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四、有趣游戲,鞏固字形。
1、師生對讀,體會每句諺語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間的聯系,再齊讀全文
2、小組學習,讓小組與組對口令。
3、背5句諺語。
4、與動物交朋友。
出示課件: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動物,有天上飛的老鷹,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點擊他們會出示自己的生字。
師:小博士還帶來了一些動物,你們想和動物們交朋友嗎?想和動物交朋友有個條件,就要得讀有關動物身上的生字,并給生字組個詞語,好嗎?說明這個朋友跟你已經成為好朋友,誰最有信心。
五、拓展訓練,穿插寫字。
1、我會讀,讀出生字。
2、我會記,記住自己用什么辦法記住了。(用熟字去換加偏旁識字)
3、我會寫,指導書寫。
六、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5句諺語,給大家很深的印象,比如,“人心齊,泰山移”等,卻作為我們生活中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七、實踐活動,收集起來的諺語讀讀。
(1)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2) 眾人劃漿開大船。
(3)寧可做過,不可錯過。
(4)讓人一寸,行理一尺。
(5)兩虎相斗,必有一傷。
(6)風大就涼,人多就強。
(7)一爭兩丑,一讓兩有。
二年級上冊《識字5》教學案例 篇8
課文內容:
識字5
寒流 大雪 北風
蠟梅 翠竹 蒼松
蟒蛇 螞蟻 刺猬
滑雪 溜冰 跳繩
一、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8個生字,認識一個新偏旁“羽字頭”。
2.通過看圖、識字認字、誦讀詞串來認識有關冬天的事物,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了解冬天氣候的一些特征,讓學生感受到冬天雖冷,但仍充滿著勃勃生機和生活的情趣。培養學生不畏嚴寒的頑強意志。
二、教學重點:學習生字,理解詞義。
教學難點:體會“歲寒三友”不畏嚴寒的品質,感受冬天特有的情趣。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詳案)
要求:通過看圖、識字認字、誦讀詞串,結合生活經驗認識有關冬天的事物,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初步了解冬天氣候的一些特征,讓學生感受到冬天雖冷,但仍充滿著勃勃生機和生活的情趣。
一、情境導入。
今天是11月8日,請你看看今天的日歷上寫的是什么節氣?(指導學生看投影日歷)(是立冬)。這就意味著,冬天已經來了。在你記憶中,冬天是怎樣的?你怕冬天嗎?(有的可能怕,因為天氣實在太冷了,也有的學生不怕,因為冬天可以開展很多的活動,還可以玩只有冬天才有的游戲——溜冰、滑雪等)其實冬天也與其他季節一樣,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那今天老師就與你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冬天。
二、看圖說話學詞串。
出示投影,看圖指導:
1.冬天到了,天氣怎么樣?(通過看圖,讓學生感受:冬天到了,天氣變得很冷,都下起了大雪。指導學生說一說“鵝毛大雪”。)
。1)引導學生看圖練習說話:冬天到了,寒流來了,……
。2)相機板書,讓學生認讀:寒流、大雪、北風。
(3)指導理解“寒流”:冬天到了,有時氣溫會突然下降,讓人感到特別冷,那是因為北方來了強冷空氣,這強冷空氣就叫“寒流”。前幾天,蘇州就來了一股較強的寒流,天氣怎樣?(一下子冷了很多,大家都及時加衣服,以免感冒了)(設計意圖:通過聯系生活經驗,幫助學生很快領悟詞語的意思,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再讀這個詞語:寒流
2.這么冷的天,很多植物都發生了變化,還記得以前學習過的《北風和小魚》嗎?北風一吹,什么發生了變化呀?(樹葉落了,小草黃了,小鳥躲進了窩……),北風可真厲害,吹在你的臉上有什么感覺?(很冷,像刀割一樣)不過有一些植物一點也不怕,哪些植物不怕冷?它們分別是什么樣子的呢?
。ㄟ@樣設計,能喚起學生對已知的回憶,讓學生感受到冬天來臨后的變化,為下一步的學習體會“歲寒三友”的品格做好參照。)
。1)引導學生看圖,用自己的話表達。
。2)相機板書詞語:蠟梅、翠竹、蒼松(老師介紹:這三種植物因為不怕冷,被稱作“歲寒三友”。)
(3)指名讀這一組詞,齊讀。
。4)看圖,這么冷的天氣里,這歲寒三友生長得如何呢?
蠟梅開花了,黃黃的,散發出陣陣清香,多么誘人啊!
翠竹還是那樣的綠,充滿著生機與活力。
青松挺得直直的,絲毫也不怕冷……
。5)教師補充《青松》,你瞧,這青松在大雪中依然挺拔蒼翠,一點兒也不怕冷,聽聽陳毅元帥對它的贊賞: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你聽明白了什么呢?(學生能大概知道:青松不怕大雪壓,更不怕寒冷……)
。6)讓我們一起來夸夸這幾位不怕嚴寒的好朋友吧!齊讀。
3.天這樣冷,動物們怎么過冬呢?(指名書說說)(有的遷徙,有的躲進洞里,有的搬家了……)是啊,動物們有自己過冬的高招呢,瞧,這些動物都躲到洞里去了,是誰呢?你認識嗎?
。1)引導學生看圖,認識這些動物朋友。
。2)相機板書詞語:蟒蛇、螞蟻、刺猬
。3)你對這些動物熟悉嗎?能介紹一下嗎?
a.對于螞蟻,學生比較熟悉,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教師適時引導:到了冬天,你還能經?吹轿浵亞?很少很好,幾乎看不見了,因為它們躲到洞里去睡覺了。
b.關于刺猬:我們這一帶雖然屬于城鄉結合部,但是還是很少見到刺猬,因此教師指導學生看圖,介紹一下刺猬:它是要冬眠的動物,喜歡在夜間活動,遇到敵人會——全身縮成一個刺球,這是一種自我保護方式。很可愛哦!)
那你了解“蟒蛇”嗎?(先讓學生說一說 自己對蟒蛇的了解,教師再補充蟒蛇的特性,并簡要告訴學生遇到蟒蛇襲擊的解救方法——到水中,蟒蛇喜歡水,遇水會游開。)
。4)這些動物怎么過冬呢?(讓學生說一說,應該都冬眠了,好好睡一覺了)指導學生大概了解“冬眠”。(因為天氣溫度低,為減少消耗,有些動物就冬眠了,大部分冬眠的動物屬于冷血動物。)
(5)你還知道哪些動物要冬眠的?(松鼠、青蛙、狗熊……)
。6)小結:這些動物可真會享受啊,這么冷的天,索性大睡一覺,啥都不用操心。咱們再來讀讀這些詞語,認識一下這些可愛的動物朋友。
4.在寒流到來的冬天,動物們可以躲進洞里不出門,那你是不是也這樣,經常躲在家里不出去?冬天這么冷,怎么過呢?(學生可能會說,開展活動多鍛煉。┠銈兌疾慌吕鋯幔磕悄銈儠_展哪些活動呢?(讓學生交流:跳繩、踢毽子、跑步、扔沙包、打雪仗、堆雪人……)是呀,很多小朋友也不怕冷,你們看看,他們在干什么?指導學生看圖(大家在滑雪、溜冰、跳繩)還可以開展哪些活動呢?(冬泳、踢毽子、扔沙包……)
(1)指導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說話。(冬天到了,小朋友在開展各種活動呢,有的溜冰,有的滑雪,有的跳繩,玩得真開心啊。
。2)出示板書詞語:滑雪 溜冰 跳繩
(3)指名讀正確,齊讀。
(4)說話訓練:冬天雖然很冷,但是小朋友們很勇敢,大家一起開展這么豐富多彩的活動,那你最喜歡什么活動?能說說原因嗎?
我最喜歡( ),因為( )。
5.借助圖畫,看拼音讀詞語。自由讀、齊讀。
四、歸類學韻文。
1.小朋友,看著圖上的詞語,想一想,讀一讀,哪些詞語表示冬天氣候特點的?哪些詞語表示不畏寒冷的植物的?哪些詞語表示在洞里過冬的動物的?哪些詞語表示體育鍛煉活動的?
2.交流確定。(分行寫了冬天的特點)板書:天氣、植物、動物、活動
3.讀韻文。
。1)自己練習讀。
(2)指名讀,要求能讀準確、流利。
去掉生字注音讀韻文。(看黑板讀)
五、指導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請你說一說,你已經認識了哪些生字,已經會寫哪幾個字了?(雪、蠟、翠、蛇、刺、滑、冰、繩)
2.重點指導生字:刺、翠、蠟、滑
刺:左邊部分是“棘”的一部分,棘是指長滿刺的枝條,刺是其中的一根,注意左邊這部分與木有關,中間不封口,背誦口訣“刺字中間不封口,封口不成刺”
翠:指導學習新的偏旁“羽字頭”,注意“羽字做部首,沒有兩個勾”,記字口訣“小卒子頭上插羽毛”。
蠟:與“蠟燭”一同記!跋x字后邊一個昔”。
3.學生學習這三個字的書寫并完成描紅部分作業。
六、作業布置:背誦韻文。
第二課時(簡案)
要求:學習另外5個生字,鞏固對詞語的理解,嘗試用所學的詞語寫話。
一、檢查復習,鞏固舊知。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用“刺、翠、蠟”口頭組詞。
3.回想以前所學關于春天、秋天的韻文,背誦關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韻文,幫助學生積累。
二、指導書寫,掌握生字。
1.上一課我們學習了“刺、翠、蠟”這三個字的書寫。今天我們先學習另外5個生字的書寫,看誰學得又快又好。(雪、蛇、滑、冰、繩)
(1)這些字中你已經會寫哪個字了?(雪、冰、學生會寫的比較多,在平時的書面作業中可以看出這一點。)
。2)重點指導:
蛇:蟲+它 滑:三點水 +骨(及時書寫“骨”的筆順。)
繩:絞絲旁+口+電,注意右邊部分要緊湊。
2.學生在習字冊上各描紅3個。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三、指導學生用課文中的詞語,看圖說話。
1.逐行練習說話,抓住詞語與事物之間的關系,說一說。教師適當指點。
2.能將主要的意思說清楚:
冬天到了,天氣……蠟梅花金黃金黃的,散發出一陣陣清香,翠竹還是那么綠,蒼松顯得更加挺拔,歲寒三友真是一點也不怕冷。動物們都有自己的過冬方式,蟒蛇、螞蟻、刺猬都躲進了洞里冬眠了。這么冷的冬天,小朋友們一點也不怕冷,他們有的跳繩,有的踢毽子,有的溜冰,有的滑雪,玩得多開心!冬天真是一個充滿情趣的季節啊!
。ㄔ~語用得越多越好)
3.學生交流,集體評議說的情況,有沒有把天氣、植物的特點、動物的可愛、小朋友們的活動說清楚。
四、指導學生把這段話寫下來。
要求:能用上這些詞語,把冬天的一些特點寫出來,還要把動物、植物以及小朋友們的活動寫下來,注意句子要通順。
1.學生開始寫,教師巡視,指導用好詞語,注意準確使用標點符號。
2.請先寫好的學生把自己的片段讀給大家聽聽,集體評議。
。ㄟ@樣設計不但對課文內容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學習詞串后能運用與遷移,并結合生活實際嘗試寫話,這為下階段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久而久之如此培養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學生就能逐漸說流利的話、寫通順的句子,實現課堂學習向生活運用的真正遷移。)
五、背誦韻文。
教學后記:
1.在看圖讀詞的過程中,學生很快了解了課文內容,不但理解了“寒流”等課文中的詞語,還理解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冬眠、歲寒三友”等詞語的意思。
2.能把具有冬天特點的事物分類識記,從天氣、植物、動物、活動四個類別學習詞串,印象深刻。
3.適當在第一課時增加說話訓練,學生能將以前的學習經驗綜合運用,將詞串的內容融會貫通去理解,有效提高識字效率。
4.第一課時在讀詞及理解詞語方面花費的時間比較多,課堂學習書寫生字的內容也分解為兩個部分,將另5個生字安排在第二課時的學習中。從整個設計看,似乎第一課時的分量比較多,與一般情況下認為的“第一課時”“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有所不同,但是我認為經過以前教學此課的經驗以及目前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應該可以接受這樣的安排。學生一接觸課文,就對這些冬天的事物有極高的興趣,在理解詞語上難度并不大,因此充分用好學生的好奇心理,及時展開課堂學習,效果顯著。通過本課再次設計及課堂實踐,學生學習積極性高,興趣濃,效果好!
二年級上冊《識字5》教學案例 篇9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韻文。
2.認識冬天的氣候特征,不畏嚴寒生長的植物,在洞中過冬的動物及冬季的體育運動和相應的詞語。
3.能正確,美觀地書寫“蠟,梅,翠”。
4.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會用“有的……有的……”說一段話。
教學重難點:圖文結合,理解生字詞的意思。有感情地誦讀韻文。
教具準備:掛圖,投影片,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
2、(出示掛圖)今天,我們就一起到冰天雪地的野外去玩玩,說說你們看到了什么?
二、看圖識字學詞
1、大家剛才說的就是識字5的內容?,這些詞語寶寶在排著隊等著我們認識呢?
請小朋友打開書,自由讀,難讀的詞語多讀幾遍。
2、學生自讀韻文,讀準字音。
3、(出示帶拼音的韻文)指名當小老師,說說哪個字音要讀準。評價。再指名讀。
4、齊讀。
5、去拼音讀。開火車讀。
6、游戲:小小郵遞員。
。ǔ鍪颈尘皥D)看冬爺爺來了,他帶來了好多封信,想要小朋友當當小小郵遞員,為他送信,誰愿意?
發生詞卡,學生把詞卡貼到相應的圖片旁。(評價后齊讀)
三、感情朗讀、理解詞義。
1、冬天到了,天氣怎樣?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1)引導學生看圖說話。
。2)出示相應的事物旁。
。3)看看雪下得怎么樣,風吹在身上怎樣?指導讀好詞語。
。4)小朋友,當北風呼呼地刮起來了,鵝毛大雪下起來了,氣溫一下子下降了,讓人感到特別冷。為什么會這種現象出現呢?
對、這是因為北方來了一股強冷空氣,這種強冷空氣就叫“寒流”。出示詞卡“寒流”,齊讀兩遍。
。5)齊讀三個詞。在讀這三個詞時,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邊讀邊想,再來讀。
2、在冰天雪地里,你看到了哪些植物?
。1)指名說,你們喜歡他們嗎?為什么喜歡?
是呀, 這么冷的天,這三種植物依然挺立在茫茫雪地里,多堅強呀
讓我們好好讀讀這三個詞,好好欣賞一下它們吧!
。2)自己讀詞。
(3)指名讀,評價,哪個詞讀得最好。
男女生讀,齊讀。
。4)這三種植物不僅你們喜歡,還有很多人佩服它們,還給它們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歲寒三友”。齊讀。
(5)冬天除了它們,你還知道哪些植物也不怕冷?
3、植物們不怕冷,可小動物卻早早地躲進洞里去了,看(出示圖片)它們是誰呀?它們在干什么呀?(指導說話)
。1)誰有本領讀好這三個詞的?指名讀。
。2)小動物躲在洞里多舒服呀,我們可不要去吵醒它們。
(3)女生讀,齊讀。
4、小動物們怕冷,你們怕不怕?看,小朋友在雪地里干什么呀?
。1)指名說,出示相應的詞卡。誰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說的?
。2)你最喜歡哪種運動?讀好這三個詞。
(3)南方很少見過這么大的雪,那我們能干些什么?
。4)那你們能用讀來表達對冬天的喜歡嗎?
四、歸類學韻文。
1、小朋友,你們看看插圖上的詞語,讀一讀,想一想:哪些詞語是表示冬天氣候特點的?哪些詞語是表示不畏嚴寒的植物的?哪些詞語是表示在洞中過冬的動物的?哪些詞語是表示體育鍛煉活動的?
(板書: 氣候 植物 動物 體育活動)
2、同桌討論,指名學生取詞卡,并按順序排列在黑板上,貼好后齊讀,評議貼的是否正確。
3、讀韻文,背誦韻文。
五、總結課文。
小朋友,通過今天識字5的學習,你喜歡冬天嗎?
是啊,冬天雖然寒冷,但卻充滿著勃勃生機,讓我們熱愛生活,熱愛春夏秋冬每一個季節吧!
二年級上冊《識字5》教學案例 篇10
一、感受濤聲入情境
小朋友們,輕輕地閉上你們的眼睛,仔細地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呢?(播放一段大海的聲音)誰能說說你聽到了什么呢?或者想象一下這是什么地方呢?
對啊,小朋友們可真聰明。那么,你們想象中的大;蛘吆_吺鞘裁礃幼拥哪?(暢談)
二、欣賞優美小韻文
1、剛才大家說了這么多,就讓我們一起來到海邊,看看它是否和小朋友想象中的一樣呢?(課件展示)
2、提問:小朋友,你們都看到了什么呢?誰來說說?(指名說)
(1)根據學生說的師隨機貼卡片并領讀。
。2)誰來做做小老師,領著大家讀。(隨機獎勵)
(3)老師把這些詞語分成了四組,你最喜歡哪組呢?請你讀給大家聽。(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組讀)
。4)讀得真好!老師能問問你為什么喜歡讀嗎?
3、師隨機點撥
。1)沙灘是什么樣子的啊?(指名說)
如果我們把鞋子脫了,赤著腳丫走在上面會是什么感覺呢?快讓我們把舒服的感覺讀出來吧。(領讀“沙灘”)、
哎,大家見過貝殼嗎?老師這兒有許多的貝殼,你們想看看嗎?(想)好的,那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ㄒ贿吙凑n件一邊問)
誰能用“有的……有的……”說句話呢?(指名從顏色、形狀等方面說)
小結:光著腳丫走在沙灘上,還能看到這么多的貝殼,真實一件幸福的事。∧馨训谝唤M詞語讀好嗎?
。2)海風吹來了,聽!它把誰也帶來了呢?
。ㄐ蕾p課件)問:浪花怎樣啊?一群海鷗飛過來了,它們好象在說什么呢?
師小結:海風吹過,浪花在跳舞,海鷗在唱歌,多快樂啊!讓
我們美美地把第二組詞語讀一讀吧。R讀)
。3)讀得真好!大海可真是個物產豐富的地方。(示課件)問:那個綠色的是什么呀?吃過嗎?珍珠見過嗎?(實物出示)
師小結:美麗的珍珠,調皮的魚蝦,長長的海帶,誰來讀的美一點呢?(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
那你想不想去看看呢?(想)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ㄊ菊n件)
大海里除了珍珠、魚蝦、海帶之外,還有很多其它的寶貝,你們想不想見識一下。(示課件)指名說
。4)師問:什么是港灣?
師小結:晚霞落下去的時候,港灣靜悄悄,靜悄悄,出海的漁船都回來了。誰能把第四組讀好呢?(分組讀)
(5)讓我們帶著感情齊讀這些詞語。(齊讀)
三、勇做“沙灘開荒者”
瞧,這是一片還沒開發的大海、沙灘,看上去非常的荒涼。老師想請大家動動手,做一回“沙灘開荒者”,設計出最美麗的圖畫。你們愿意嗎?(邊放音樂生邊貼圖),下面的小朋友,讓我們一起為他們加油吧!
師小結:小朋友們可真能干,現在的大海、沙灘多漂亮。∮心敲炊嗝利惖呢悮,那么多的魚蝦,長長的海帶,再也不荒涼了,你們真棒!
四、樂做“沙灘小導游”
現在的大海變的美了,老師可要給小朋友出一個難題了,這回啊,老師想請大家來當一回“沙灘小導游”,用上學到的詞語,說一句話或者幾句話,你們行不行?(行)好的,現在你們就可以走下去把它介紹給聽課的老師,向他們請教,讓他們給你出出主意,開始吧。◣熝惨暎呦氯ソ榻B,過一會交流,師加以點評)
聽了這么美的介紹啊!老師真想唱首歌,你們想不想。浚ㄏ耄┖茫蠋煱“堰@些詞語串起來寫成了一首歌,讓我們一起來唱唱吧。ò橹恫斯摹返囊魳烦瑁柟淘~語)
海風吹,浪花涌,海鷗飛,
讓我們漫步沙灘。
光腳丫,拾貝殼,
讓我們盡情歡笑。
晚霞落,港灣靜,漁船歸,
珍珠、魚蝦、海帶滿艙。
五、帶情入境讀韻文
今天這節課,老師跟小朋友們一起去海邊走了走,看到了大海迷人的風光。最后,讓我們伴著優美的音樂,有感情地朗讀識字5(配著音樂,齊讀課文)
二年級上冊《識字5》教學案例 篇11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識字五》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二類字只識不寫。
2.能按筆順描紅。
3.想象、體驗在海邊沙灘玩耍的樂趣,感受大海的美麗富饒。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朗讀。
教學難點:想象大海的景象。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基礎上,感悟大海的美。
教學目標:1.掌握十二個生詞,正確熟練地朗讀小韻文。
2.會寫“沙、浪、漁”三個生字。
3.初步培養孩子邊讀邊想的能力。
教學重點:讀準生字,記住字形,熟練、有感情地讀課文。
教學難點:想象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生互動
師:請你跟我這樣做。
生:我就跟你這樣做。
師:請你跟我拍拍手
。ㄅ氖、點頭、微笑……郊游)
小朋友們喜歡郊游嗎?今天王老師就要帶大家去郊游啦!現在我們坐上了去郊游的大客車,要出發了。請大家閉上眼睛,仔細聽,王老師要帶你去的這個地方都有些什么。
2、師范讀課文
3、你都聽到了些什么?這是什么地方?(大海)
二、識字讀文
1、出示圖,說說,圖上都畫了什么?
2、識字。借助拼音讀準漢字。
3.檢查
、俪鍪菊n件(帶字的貝殼)
生自讀生字,注意讀準字音。
開火車讀生字。
、谖覀冃∨笥堰@么快就讀準了字音,真厲害,我相信我手里的卡片一定難不倒你,誰來讀?
讀詞卡。
結合理解漁船。(漁船,漁船用來做什么的?捕魚用的船就是漁船,漁的意思就是捕魚;不能把漁和魚弄混了)
4.詞讀得很不錯,你們能在書上的圖畫里找到相應的詞語嗎?自己找一找,我請表現好的小朋友上來找。(指導海風的位置,指導理解港灣)
5.大海好玩嗎?是啊,大海好玩的地方可多了。書上把所有的詞分成四行,每一行就是一個好玩的景點,現在請選擇一行你最喜歡的來讀,注意要邊想邊讀。
(示范)
6.師隨機點撥
。1)沙灘是什么樣子的。咳绻覀儼研用摿耍嘀_丫走在上面會是什么感覺呢?快讓我們把舒服的感覺讀出來吧。(領讀“沙灘”)
哎,大家見過貝殼嗎?老師這兒有許多的貝殼,你們想看看嗎?(想)好的,那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ㄒ贿吙凑n件一邊問)
誰能把它補充完整?
( )的貝殼(指名從顏色、形狀等方面說)
小結:光著腳丫走在沙灘上,還能看到這么多的貝殼,真實一件幸福的事。∧馨训谝唤M詞語讀好嗎?
(2)海風吹來了,它把誰也帶來了呢?
問:浪花怎樣?一群海鷗飛過來了,它們好象在說什么呢?
師小結:海風吹過,浪花在跳舞,海鷗在唱歌,多快樂!讓我們美美地把第二組詞語讀一讀吧!注意想象。(齊讀)
。3)讀得真好!大?烧媸莻物產豐富的地方。師小結:美麗的珍珠,調皮的魚蝦,長長的海帶,誰來讀的美一點呢?(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
大海里除了珍珠、魚蝦、海帶之外,還有很多其它的寶貝,指名說。
。4)大海美嗎?其實,傍晚時分的大海更美。
師小結:晚霞落下去的時候,港灣靜悄悄,靜悄悄,出海的漁船都回來了讓我們漫步沙灘。
三、帶情入境讀韻文
1.下面請同學們聽老師的要求讀課文。老師說完,你接在后面讀。
我們低頭看----沙灘 貝殼 腳丫
再聽聽海面上的聲音----海風 海鷗 浪花
漁船帶了什么回來----珍珠 魚蝦 海帶
太陽落山了,我們放眼看----港灣 漁船 晚霞
2.自己讀一讀,邊讀邊想海邊的景色。(展示讀)
3.今天這節課,老師跟小朋友們一起去海邊走了走,看到了大海迷人的風光。最后,讓我們伴著優美的音樂,有感情地朗讀識字5(配著音樂,齊讀課文)
四、感悟大海,寫生字
1.激發寫字興趣。同學們喜歡大海嗎?大海媽媽也喜歡小朋友,瞧!她送給小朋友們三枚漂亮的貝殼,想要嗎?(想。┠堑冒沿悮は逻叺纳謱懫,有信心寫好嗎?
2.觀察生字,書空筆順。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三個字的筆順表,用手指照樣子書空。
3.教師寫,學生看。請小朋友們注意觀察老師寫時是怎么用筆的,還要留意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學生寫,教師巡視。
五、課后作業
1、美美地讀課文。
2、找一找表現大海美景的圖片。
二年級上冊《識字5》教學案例 篇12
教學內容:人教版《語文》第三冊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由5條關于團結合作的諺語組成,這幾條諺語通俗易懂,給人們啟示也很深刻。如“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座右銘,用來時時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學習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諺語,培養學生有積累諺語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識記10個生字是本課的重點。
對5條諺語的理解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課時 全課時
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必需讓學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有自由表達的空間,有展示才能的舞臺,有自主發現的過程!霸谧x課文中,你發現了什么?你還發現了什么?”作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設計,這幾句話不但構建了本課教學的整體思路,而且把學習的自主權完全還給了學生,使學生放開了手腳,大膽去探索,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過程
一、利用學生喜愛的卡通,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導入 新課。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誰?出示課件,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小博士,他還帶來了一些禮物,看這是他帶來的智慧星,他讓我獎給那些肯動腦、會合作、積極參與的同學,你們想不想得到智慧星?要想得到獎品,先過第一關,老師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團結起來__________,一個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體的力量__________。誰能不能舉個例子來說明,(出示課件)螞蟻搬豆。
師:其實還有很多的諺語也是說明團結合作精神,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學習《識字5》。
二、整體感知,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
師:老師告訴你們一個秘訣,那就是認真讀,反復讀,遇到難讀的字多拼幾次,邊讀邊思考。
2、配樂范讀課文。
師:看到你們讀的這么有味道,老師也很想讀一讀。
3、同學互讀,學生模仿老師的讀法有趣練讀。
師:你們喜歡像老師這樣讀嗎?趕緊讀給同桌的朋友聽吧!
4、讀全文。
三、學中發現,積極探究。
1、讀中你發現了什么?你還發現什么?讓學生自由議論。
2、組內說自己對每一句諺語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如:
(1)“人心齊,泰山移”圖片抗洪,加深對諺語的理解。
(2)“人多計謀 廣 ,柴多火焰高。
出示課件:柴多火燒得旺的畫面。再讓學生說說這句諺意思。理解“計謀”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
指導學生可以從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義詞是困難。
(4)“樹多成林不怕風,線多搓繩挑千斤”。
出示畫面:大片樹林(講解有關植樹防止風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繩”的畫面,來理解這句諺語的意思。
(5)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出示春天的畫面
師:春天是怎樣的景象?(百花盛開),出示畫面
3、選擇自己喜歡的諺語,讀給大家聽,并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四、有趣游戲,鞏固字形。
1、師生對讀,體會每句諺語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間的聯系,再齊讀全文
2、小組學習,讓小組與組對口令。
3、背5句諺語。
4、與動物交朋友。
出示課件: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動物,有天上飛的老鷹,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點擊他們會出示自己的生字。
師:小博士還帶來了一些動物,你們想和動物們交朋友嗎?想和動物交朋友有個條件,就要得讀有關動物身上的生字,并給生字組個詞語,好嗎?說明這個朋友跟你已經成為好朋友,誰最有信心。
五、拓展訓練,穿插寫字。
1、我會讀,讀出生字。
2、我會記,記住自己用什么辦法記住了。(用熟字去換加偏旁識字)
3、我會寫,指導書寫。
六、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5句諺語,給大家很深的印象,比如,“人心齊,泰山移”等,卻作為我們生活中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七、實踐活動,收集起來的諺語讀讀。
(1)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2) 眾人劃漿開大船。
(3)寧可做過,不可錯過。
(4)讓人一寸,行理一尺。
(5)兩虎相斗,必有一傷。
(6)風大就涼,人多就強。
(7)一爭兩丑,一讓兩有。
二年級上冊《識字5》教學案例 篇13
教學目標 :
1. 學習本課12個生字,認識一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認識冬季的物候特征,讓學生感受到冬天雖冷,但仍充滿著餑餑生機和生活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生字卡、錄音帶。
主要板書安排:師資。
作業 設計:
課內:抄寫字詞、看圖說話。
課外:讀韻文、聽寫詞語。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 情境導入
小朋友,你們誰不怕冷?請舉手!啊,小朋友都不怕冷,真勇敢!好,現在,老師就帶你們到冰雪覆蓋的野外去活動好不好?請閉上眼睛(教師放音樂,出示投影),小朋友,我們到啦!請大家仔細看看,野外怎么樣?
二.看圖說話學字詞
1. 冬天到了,天氣怎么樣?
(1) 引導學生看圖練習說話。
。2) 相機出示詞卡,讓學生認讀:大雪、北風。
。3) 講詞卡貼在相應的事物旁。
。4) 小朋友,冬天到了,有時氣溫會突然下降,讓人感到特別冷,那是因為北方來了強冷空氣,這強冷空氣就叫“寒流”。出示詞卡,認讀。
2. 天這樣冷,有些動物都躲到洞里去生活了,是哪些詞語?你認識嗎?
。1) 引導學生看圖練習說話。
。2) 相機出示詞卡認讀并貼在相應的事物旁:蟒蛇、螞蟻、刺猬。
。3) “蟒蛇”你了解嗎?
3. 哪些植物不怕冷?它們分別是什么樣的?
(1)引導學生看圖練習說話。
。2)相機出示詞卡認讀并貼在相應的事物旁。
。4) 教師介紹:臘梅、翠竹、蒼松不怕冷,被稱作“歲寒三友”。
4. 小朋友也不怕冷,他們在干什么?
。1) 指導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說話。
。2) 相機出示詞卡認讀并貼在相應的事物旁。
5. 借助圖畫,看拼音讀詞語。自由讀、相互讀。齊讀。
四. 根據詞義歸類學韻文
1. 小朋友,看這圖上的詞語,想一想,讀一讀,哪些詞語分別表示冬天氣候特點的?哪些詞語表示不畏寒冷的植物的?哪些詞語表示在洞里過冬的動物的?哪些詞語表示體育鍛煉活動的?
2. 分組討論。請四個大組推選一人來取詞卡,并按順序排列在黑板上,貼后以組為單位讀一讀。
3. 練讀韻文。
(1) 按要求歸類讀詞語。
(2) 多種形式練讀。
4. 去掉生字注音讀韻文。
5. 背誦韻文?磮D背誦,邊背邊想象畫面。
第二課時
一. 檢查復習,鞏固舊知
1. 出示生字,指名讀。
2. 用“寒、流、滑、繩”口頭擴詞。
3. 背誦關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韻文,幫助學生積累。
二.指導書寫,檢測效果
1. 認識新偏旁“羽”。
2. 學生看筆順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3. 反饋檢查,說說“刺、蛇、寒、翠”的筆順。
4. 教師范寫難寫的字。
5. 學生在習字冊上練習。
6. 聽寫詞語,檢測效果。
四. 指導學生用課文中的詞語,看圖說話。(詞語用得約多越好)
二年級上冊《識字5》教學案例 篇14
鈴……,預備鈴響了。
我心里一緊:開始了,馬上就要開始了!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進教室。唰,幾十雙坐在教室的后排的眼睛集中在我身上。我心里一沉,連忙安慰自己:別緊張,別緊張!不就是青年教師賽教課嘛,有什么好怕的!我挺了挺胸,深呼吸了一口氣,從容的走上了講臺?墒牵v臺下一年級的小學生們好奇的眼睛全注意在這些聽課的老師們身上,有的回頭觀望,有的私底下議論,還有的跟著起哄,根本沒注意到我現在已經站在講臺上了。在這混亂的場面,怎么才能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來呢?順水推舟,我干脆就以這些聽課的老師來開話。
師:同學們,看,今天這么多老師來聽我們的課,大家怕不怕呀?
同學們笑著說:不怕!
我又連忙問道:大家都很有信心,那我們就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給在座的各位老師看,能做到嗎?
學生們爽快的答道:能!
有沒有信心?
大家自信而響亮的說:有!
我滿意的點了點頭:老師相信同學們一定能行!
師:goodmorning,boysandgrils!······
禮貌問候后,我開始上課了。我用手指著原先貼好在黑板上的圖,問學生:老師來考考大家,誰還記得,這幅圖是我們在哪一課里學過的?
學生們搶著答道:《識字1》。
我微笑點點頭,同學們的記性真好!那你們能把《識字1》的內容背給在座的各位老師聽嗎?學生興奮起來,大聲的背誦。
評析:讓學生充滿自信的上課,是一堂教學好的開始。每個學生都喜歡、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在學生心中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讓學生在上課前自己對自己好的評價,不僅加強了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而且還能讓學生在紀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讓學生充滿自信、愉快的教學,不管是在以后的發展還是在現在的課堂上,都是讓學生鍛煉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我指著圖上,把學生的眼睛帶到春天里,問大家:春天美不美呀?
學生點點頭:美!
那大家喜不喜歡春天?
喜歡!
老師有個小疑問。大家知道春天過后會迎來一個新的季節,是什么季節呢?
夏天,是夏天到了!大家嘰嘰喳喳的說著。
我把春的圖撕下來,夏天的圖顯現出來。夏天到啦!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我讓同學們仔細觀察夏天的圖,在圖上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說一說,然后再告訴老師。同學們在座位下認真的討論起來。
評析: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學習是學生的自主行為。我們的教學更重要的是喚醒和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使學生產生學習需求。因為興趣是兒童認知活動的動力,最好的學習是學生對所學有內在興趣。從上面的教學過程可以看到,教師從學生已經熟知的春天出發,引出了所要學習的新內容--夏天。學生對夏天的認識很少,不知道夏天會有什么景物和事物,是不是和春天一樣,有漂亮的風景。他們急于想知道,這就激發了學生的看圖興趣,更使同學激動不已,學生們都精心準備,全身心地投入觀察圖,主體性參與極高。這樣就激活了學生的內驅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由被動地學轉為主動地學。真正體現了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
我根據學生在圖上看到的,把學生說的詞語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這時,同學們都哇的驚叫起來。我心里暗暗發笑,因為我知道同學們為什么而驚奇,他們看到我貼的生字卡。這個生字卡是我自己制作的,特別之處就是我在每個詞語上配上了小圖片,圖文并茂。同學們正為漂亮的圖片而感到新奇,而他們的注意力正集中在生字卡上,這對我的教學進展很有幫助。
評析:醒目直觀的學習方法是低年級學生最好的學習方法。不僅讓低年級的學生在腦中對知識有比較深的印象,還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低年級的兒童在課堂上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但是,只要是吸引他們的東西,他們就會很感興趣,注意力就會圍繞著老師的課堂教學,這樣,學生只要認真地跟著老師走,就會學到知識,掌握知識,課堂的教學效果就顯而易見。
待生字卡片一一貼好后,我開始讀的教學環節。讀的過程中以四人小組合作互相學習讀、小老師教讀、開火車讀、分類讀穿插教學,讓學生在讀的海洋中遨游。充分的讀書后,學生對詞語的認識更加深刻了。在大家情緒高漲之際,我也懷著高興的心情對同學們說:大家讀得這么好,老師也想來讀一讀,你們幫老師評一評,看老師讀得好不好?學生們馬上安靜的聽我讀起來。突然,一個響亮的聲音打破了我的朗讀,老師,你讀錯了!班上開始沸騰起來,大家都在底下竊竊私語,……是老師讀錯了嘛!我停了停,抬頭問同學,老師哪里讀錯啦?知了的了讀liao,不是le。一個學生大膽的站起來說。我馬上故意問大家,不對呀,老師記得是讀le的呀!學生們馬上激動起來:老師,不對,那是多音字,它有兩個讀音!學生們沒有發覺我嘴角的一絲微笑:哦,原來是這樣的呀,那老師知道啦,多虧你們提醒老師呀,不然老師就犯了錯誤啦!沒關系,沒關系。同學們笑著說。大家臉上充滿驕傲的神情
評析: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要想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創設使學生能夠獲得成功的條件和情境,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上面教學片斷中,教師不僅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而且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實踐。學生通過自讀自悟、討論探究、交流實踐,獲取了知識,發展了能力,獲得了成功的喜悅。
……音樂響起來了。學生們正在享受著音樂的優美,搖頭晃腦的在配樂朗讀呢!這是我在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中設計的一個環節。學生樂此不彼,讀了一遍還想再讀一遍。夏天臺風雷雨……蟈蟈青蛙知了·……聽著學生們稚嫩的聲音,我靈機一動,不如讓學生們模仿這些詞語的聲音,讓他們在自己的聲音中感知詞語,認識詞語。同學們,剛才錄音機給我們配樂,讓我們讀書讀的更有感情,F在呀,老師想請你們做錄音機來給老師配樂,好嗎?
老師,怎么幫你配樂呀?同學們為難的說。
二年級上冊《識字5》教學案例 篇15
教學目標 :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詞串。
2、學會本課生字詞,. 掌握“了”這個多音字的兩種讀音。學習借助圖畫去理解字詞。
3.了解夏季的特點,積累詞語。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理解詞意。
教學過程:
第一步: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這節我們繼續學習識字5, 板書:識字5
大家看這里有4輛小火車,你能讀準上面詞語就能開走它。誰來當小司機?
生1:夏天、臺風、雷雨
師:老師最欣賞你自信、洪亮聲音。讀對了,火車開走了。誰來開第二列火車?這列火車開得真快。
第三列?注意青蛙的青字是后鼻音。請你跟我一起讀。第四列,你來讀。大家讀得真棒。這節課,我們要乘坐這列小火車,到我國南方去看一看、玩一玩、學一學。同學們想去嗎?我們趕快出發吧。
第二步:民主導學
學習要求:
任務1、全班交流,逐行交流詞義。
。1)、交流第一行詞語
師:那里天氣情況怎樣呢?誰來看圖說一說?
生1:我知道了那里正是夏天,有時會有雷雨天氣。還會刮臺風呢。
師:說的對。
生2:老師我們這里前兩天也刮過臺風,風很大,到處都是土,什么也看不清。
師:看來,大家對臺風還不是很了解。我們先來看一段臺風的視屏吧。(播放視屏)
師:視頻看完了,你覺得臺風怎么樣?
生:老師,我覺得臺風太大了,都快把人吹跑了。
師:是呀,這樣說可一點也不夸張。
師:講解,你知道嗎?臺風是我國沿海地區,經常出現的一種帶有災害性的天氣。臺風來臨時不但有強大的風暴,還夾帶暴雨,
而第二位同學說的,我們這里前兩天刮沙塵暴:是指強風把地面大量沙塵物質吹起,我們北方的春天常常就是沙塵滿天。 同學們大家明白了嗎?
師:不過現在南方天氣很好,大家可以放心出游。
。2)、交流第二行詞語
師:看小火車到站啦!
讓我們先走進一個農家小院里去看看吧。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有一位小姑娘和媽媽、奶奶在院子里吃水果呢。
師:你看到有哪些水果呢?
生1:還有桃子、梅子、西瓜。
師:請你上臺來連一連。你真聰明,找的真準。
師:你有什么問題?
生2:老師,梅子是什么水果?
師:梅子,是一種南方的水果。味道酸甜可口。雖然我們北方沒有果梅樹,但是用梅子做成的“梅干、話梅糖”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嗎?
師:再看圖,小女孩把大西瓜給了誰?你覺得她是個怎樣的孩子?”
生:“我覺得她是個孝順的孩子。”
師:你在家里是怎樣做的呢?你也是個孝順的孩子。
。3)、交流第三行詞語
師:這個小院里課真熱鬧,你聽,是誰的聲音?
播放1:(青蛙的叫聲)你能從圖中找到嗎?請你看圖說一句完整的話。
生:夏天到了,青蛙在荷葉上跳來跳去。
播放2:(蟈蟈的叫聲),這是誰的聲音?
生:是蟈蟈。
師:它在哪里呢?在籠子里呢。大家看這就是蟈蟈。穿著一身綠色的衣裳。
播放3:(知了的叫聲),這是誰的聲音?
生:知了。
師:大家看這就是知了。“了”是多音字。齊讀:
liǎo le
了(知 了)(了 解) 了( 好 了)(行 了)
記住了嗎?
(4)、交流第四行詞語
師:讓我們再回到小院里,一陣微風吹來,陣陣花香撲鼻,是什么花?
生:是花香。我看到院子里有葵花、茉莉、荷花
師:請你上臺用相機,給它們拍個特寫吧。你是一個善于觀察的好孩子。讓我們走進生活中去看看他們的樣子吧。
出示圖片
師:同學們夏天來了,金黃的葵花向太陽笑。雪白的茉莉散發出淡淡的清香。粉紅的荷花在池塘中盛開。
小結:同學們夏天美嗎?讓我們把課文美美地讀一讀吧。
同學們,在讀每一行詞串的時候,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了它們每一行分別表示天氣,水果、昆蟲動物和花卉。
師:你是個善于觀察思考的孩子,你真會學習。
任務2、學習生字
師:大家看,小火車提醒大家,今天要學習這3個生字。先看第一個生字。 “瓜”。的筆順、偏旁、組詞。第三筆是 “豎提”,不能寫成“豎”。讓我們再看一次筆順回放。
相同的方法學習后面2個生字。
第三步:檢測導結
師:生字也學完了,大家今天有收獲嗎?現在來考考你。請看第一題。
一、讀拼音,填詞語。
1、xià tiān tái fēng
。 ) 來了,刮起了( ),下起了暴雨。
2、chí tang hé huā
。 )里的( )開了,好香啊。
zhī liǎo qīng wā
3、( )在樹上叫,( )在池塘邊跳。
請看這位同學的答案。答對了獎勵一個笑臉。大家答對了嗎?請看第二題。
二、把不是一類的詞語劃去
1、杏花 荷花 雪花 梨花
2、紅布 布谷 知了 青蛙
3、雷雨 太陽 臺風 閃電
師:請你來劃,大家同意嗎?好,看來這節課大家的收獲真不少,請同學們回家把你看到的、聽到的、學到的講給爸爸媽媽聽好嗎?今天的快樂旅程結束了,讓我們乘坐小火車回家吧。
二年級上冊《識字5》教學案例 篇16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仔細觀察圖畫,借助圖上描繪的事物去理解字詞。
3、了解夏季的特點,積累詞語。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誦讀課文,積累詞語,了解夏季的特點;認識事物和學習詞語聯系起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看課件,師語言描述。
春風姐姐輕輕吹了一口氣,小草綠了,花兒開了,柳樹發芽了,春天多美呀!小朋友們,你們一定很喜歡春天吧?誰來向大家介紹春天呢?指名說。
二、初讀。
1、過渡:
春姑娘忙了一個春天,夏姐姐來接班了。我們一起去紅紅家的小院看一看吧。ǔ鍪菊n文插圖)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說。你喜歡夏姐姐嗎?那就先來認識一下和夏姐姐有關的詞語朋友吧!
2、出示課文,自由讀,要求讀準每個字的字音。
3、再讀,要求把詞語讀連貫。
4、檢查:
。1)你能讀準哪些詞語了,能領大家讀一讀嗎?指名領讀。
。2)同桌互讀,幫助正音。
(3)去拼音,開火車讀。
。4)齊讀。
三、感悟。
5、過渡:現在,讓我們一起走入夏天,更好地認識夏姐姐,和夏姐姐交朋友吧!
6、聽音樂(播放臺風、雷雨的聲音):你聽到了什么?指名說。
7、交流:你見過臺風、雷雨嗎?能向大家說說嗎?
看課件,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多厲害的臺風、雷雨呀!誰來讀一讀?齊讀。
8、臺風、雷雨過后,夏姐姐給我們送來了好多禮物。(多媒體出示三個瓶子)你們看,是什么禮物呢?你想打開哪份看看呢?
9、根據學生的回答打開瓶子出示詞語學習。(三組詞語的順序由學生的回答而定)
。1)學習"桃子梅子西瓜"。
。ǔ鍪緢D畫、詞語)你看到了什么呢?回答后出示詞語、認讀。誰能來給它們和圖畫配配對呢?指名學生上臺連線,評議。
你最喜歡誰?你想到了什么?指名讀,師評議,再請學生評議。齊讀。
小結:這是一份什么禮物呢?引導學生說出"水果"
(2)學習"蟈蟈青蛙知了"。
聽音樂,說說你聽到了誰的叫聲?能學它叫一叫嗎?然后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圖畫、文字。
青蛙:你能向大家介紹介紹你知道的青蛙嗎?誰來夸夸青蛙?指名讀。
蟈蟈:你見過蟈蟈嗎?你想對它說什么呢?
知了:你知道什么?誰能和它打招呼?開火車讀。
齊讀一行詞。
小結:這份禮物是--動物。
(3)學習"葵花茉莉荷花"。
出示圖:在這個美麗的大花園中,你認識誰呀?
讓學生說說自己認識的花。
齊讀一行詞。
小結:歸納出--花
10、出示全文。
夏姐姐可真好,給我們小朋友送來這么多禮物。誰已經和夏姐姐交上了朋友呢?能讀好這些詞語了嗎?先自己讀、同桌讀、推薦讀、看書齊讀。
四、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生字。
2、你最先記住了哪個生字?指名說。
3、范寫、學生練寫。
二年級上冊《識字5》教學案例 篇17
一、說教材
識字5一課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2冊第五組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最顯著的特征就是采用“詞串”和圖畫來形成識字,圖和詞并茂,學生看到圖想到詞,讀到詞想到圖,是一篇指導學生識字寫字,培養觀察、想象、口頭表達能力的好課例,我們第1組學過的識字1描繪的是春天的景色,而識字5描繪的是夏天的景色,這樣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觀察圖畫的興趣,同時經過識字的積累,為下面更好的學習課文又做了鋪墊。這篇課文分兩個課時進行,我上第一課時。
⑴針對課文特點,我把本課的第一課時教學目標確定為:
1、學會本課生字詞,掌握“了”這個多音字的兩種讀音。
2、觀察圖畫,養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借助圖畫上描繪的事物去理解字詞。
3、了解夏季的特點,積累詞語。
4、熟讀課文。
⑵設重點為:識字寫字。
。3)本節課教具:課件、自制荷葉等。
二、說教法
我們強調一堂好的語文課應面向全體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主動獲取。所以這節課我主要采用“放”的教學方法,葉圣陶的六個解放中說道:“解放孩子的腦,讓他們能想;解放孩子的眼,讓他們能看;解放孩子的嘴,使他們能談;解放孩子的空間;使他們能到大自然社會里取得更豐富的學問;解放孩子的時間,讓他們有時間消化所學,并且學點自己渴望要學的東西,干一點自己高興干的事情!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一個教練的身份給學生加油,并作適當引導,創設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放手讓學生觀察,放手讓學生自學生字詞,自讀課文,感悟畫面,圖文結合,參與游戲等活動,使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培養學生自主、自信的學習品質,讓學生心靈之花在課堂盡情綻放。
三、說學法
語文學習教無定法,重在得法,貴在用法,施教之功,貴在導學。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而尤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讓學生學會學習,變“我學會”為“我會學”。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而《課程標準》中也說道:“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苯虒W過程中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自悟自得”的學法導向。層層推進教學,力求達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境界。
教是為學服務的,在課堂教學中如何能使學生學有所獲,并且學得輕松愉快呢?因此在整個充滿靈性感悟的教學過程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引導他們在讀中自悟,自己悟出課文中蘊含的情感,感悟出學習方法。
如:在本課中是圖和詞語并列。與圖相應的詞語有:夏天臺風雷雨/ 桃子梅子西瓜/ 蟈蟈青蛙知了/ 葵花茉莉荷花。第一組詞語說明了夏天的氣候特征,第二組詞語是夏天盛產的水果,第三組詞語介紹了夏天里活躍的動物,第四組詞語是夏天里植物開的花。連起來讀,意義上有聯系,押韻上口,便于記憶,使學生在學習漢字的同時有增長知識。
因此,在教學中,只要做到:情為上,情愈深,感悟愈深;讀為主,情、理、法盡在讀中悟出,在讀中體現。教師只需要當一名導游,引導學生游歷于韻文的意境中,讓學生體會韻文之美妙。
四、說教學程序
在鉆研教材,研究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教學程序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環,我在教學中安排了以下幾個教學步驟:
1、創設情景,引入課題。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它是獲取知識,培養創造思維的巨大推動。課堂氣氛的營造十分重要。良好的氣氛容易讓學生入情,入境,產生心靈的共鳴,尤其導入語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導入時,我說:“一年有四個季節,你們知道是哪四個季節嗎?”學生回答:“春、夏、秋、冬!蔽医又f:“每一個季節的景色都不一樣,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看看夏季美麗的景色。”幾句話就把學生引入到我創設的教學情景中,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使課堂氣氛輕松、愉快、活潑。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目的。
2、指導學生識字識詞。
、俜攀肿寣W生借助拼音自行讀準生字詞。學生先試讀,然后由學生充當小老師帶讀,師生進行評價,老師再給予點撥糾正。②放手讓學生自讀課文,讀的形式要多樣,有小組互讀,小老師帶讀,男女生讀等,力求引導自己讀熟課文。③通過游戲檢查學生的識字情況,在游戲中鞏固識字,同時演唱《小青蛙找家》的歌曲,注意了學科間的融合。既有趣,又能達到鞏固識字的目的。
3、詞圖結合
教學中問學生“這四組詞中你最喜歡讀哪一組?”然后請學生邊讀詞想象畫面,每組詞的學習方法不同,第一組“夏天臺風雷雨”以看錄像為主,通過觀察領悟畫面,培養觀察、想象、口達表達能力,第二組“桃子梅子西瓜”重點講述一個“望梅止渴”的故事,把課外知識引進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組“蟈蟈青蛙知了”問學生這些動物都在忙些什么?第四組“葵花茉莉荷花”看到這些花最想說什么?四組詞教學完后回到整體。
4、再一次鞏固識字,做游戲。
5、指導學生寫生字。
6、整堂教學注意滲透評價機制,把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作為評價內容,小組互評,學生自評。
五、說課總結
本課教學力求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動腦動手,身心愉悅,實現尊重兒童,發掘童真,童趣的課程價值。
上完識字5這篇課文已經一天多了,可是上課時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每每想起,心中既有激動又有遺憾。下面我便說說自己上完課后的感受。我覺得自己這堂課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
一、情境生情。
“文章不是無情物”“兒童是情感的王子”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師與學生以言語作品為中介展開的一次情感交流的對話,感悟過程。在特定語言情境中領略文章的景、情、人物,體會作者的思想。因此教師要積極營造一個有利于閱讀主體情緒化的“情場”,讓學生直接面對文本,興趣盎然,深有體會。葉老也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說的就是要引導學生進入描寫的情境,達到親情,生情的目的。教學開始我播放夏天的景色的錄像,那臺風、雷雨、水果、動物、花卉便印在了學生的腦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誘發學生讀書的熱情! ≡谧R字過程中幫助學生將抽象的語言符號加以還原,以游戲創設情境,通過唱歌,圖畫再觀情境。在這樣的教學中,大家可以看到學生的整個身心都投入了學習活動中,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促進學生人格的構建。
二、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
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從教學對象的個性實際出發,開放課堂尊重學生的學習意見,努力做到教學開放,還學生自主權,我上的《識字5》這堂課中有2個教學環節注意到了這點。第一環節是:學生自讀課文,你想自己讀也行,想和同桌讀也行,愿意怎么讀就怎么讀。然后我請小朋友讀課文中的4組詞。其他小朋友注意聽,聽完后進行評價。第二個環節是這四組詞中你最喜歡讀哪組詞就讀哪組詞。我記得在教學第一個環節時,有一個小朋友讀完“桃子、梅子、西瓜”這組詞時,馬上有一個小朋友站起來說:“我要給你提個小建議,你的“桃子”的“子”讀成了翹舌音,這是平舌音,而且是輕聲。”聽得多仔細,評價多好。當另一個小朋友讀到“葵花、茉莉、荷花”時,別的小朋友又評價了:“你的聲音很響亮,但是你要讀得輕一點,美一點”。然后非常有表情地帶讀起來。站在學生中的我一陣陣地驚喜,一陣陣的感動,多么充滿童真,充滿個性的語言,像清晨荷葉上的露水那樣新鮮。很難想象在教師以自我為中心,滔滔不絕的課堂上全洋溢著這樣的童趣。這不正是新課改所提倡的“人文素養”嗎?看似一個浩大的工程,其實滲透在教育的每一個細小環節中,只要我們將心比心,以情喚情,這樣,我們的課堂內外,將永遠陽光燦爛,充滿歡笑。我學生出色的表現也同樣令聽課的老師點頭贊嘆。
三、重視語文實踐活動
《語文課程標準》中說道:“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聽、說、讀、寫是最好的語文實踐活動,這節《識字5》我注意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讀的形式多樣,讀的有目的。開始是讀通、讀準,然后是結合畫面有感情讀,有指名讀,小組讀,開火車讀,當小教師帶讀。注意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如第一組詞夏天、臺風、雷雨,我問學生:“你看到的夏天是什么樣的?”學生回答:“我看到的夏天有臺風、雷雨非?膳。”第二組詞桃子、梅子、西瓜,我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的水果,有的說:“又甜又大的桃子,”有的說:“酸溜溜的梅子,”還有的說:“好吃的西瓜!钡谌M詞蟈蟈、青蛙、知了,我讓學生猜猜小動物們在夏天忙些什么?學生回答的很精彩:“蟈蟈忙著開店鋪,青蛙忙著捉蚊子,知了忙著在書上唱歌!钡谒慕M詞葵花、茉莉、荷花,我問他們:“看見這些花你最想說什么?”學生說的更好了,“金燦燦的葵花,清香的茉莉,粉紅的荷花!睂W生用詞多準,說的多好。學生想怎么說就怎么說允許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四、注意拓展。
崔巒說過:“語文教學要注意校內與校外溝通,注意學科間融合。”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講述了一個“望梅止渴”的故事,把學生引出課堂,同時把音樂引《小青蛙找家》進語文課堂,注意學科間的融合。
當然這堂課也還有遺憾之處:由于自己經驗不足,在學生識字看圖,圖字結合的這個環節上得不夠緊湊,以致于后面沒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寫字,展示學生的作品。
通過這堂課的教學,我更加認識到自己必須樹立語文教學的新理念,“以人為本,立足發展”讓學生天天在快樂中成長,也讓自己天天在快樂中成長。這將成為我一生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