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全冊教案1
(5)看圖理解圖意
(6)齊讀生字詞
四、教學字形,指導書寫
1 出示生字卡片,依次認讀
2 按筆順書寫生字
3 教師范寫
4 學生在《習字帖》上描紅、臨寫,師巡視。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 了解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以及有關的民族風情
2 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 抽讀生字卡片
2 朗讀課文
二、看圖說話
1 看圖,運用書上的詞語練習說話,想象大自然的美麗。
2 四人小組交流,選派一名說的最好的上臺說。
3 指名說,師生評議
三、開展“我是小導游”活動
準備好導游解說詞,評選出“最佳小導游”
識字三
教學要求
1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學會奉課12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新詞。
3.比較“木禾”、“竹艸”兩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圖讀熟與此相關的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9個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2.區(qū)別形近偏旁。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投影片。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前面兩課和這一課都是看圖讀韻文識字,而本課還通過形近偏旁的比較來識字。板書課題:識字3(齊讀)
二、初步看圖,讀韻文
1.觀察書上的圖,看一看圖上畫了哪些事物。
2.自由讀韻文,要求:看清音節(jié),讀準字音。
三、出示表(一),復習“木字旁”、“禾字旁”
1.觀察實物圖畫與古文字,了解偏旁本義。
(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棵樹)
師:同學們說得對。“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樹,有樹冠、樹干和樹根。
(2)復習“木字旁”。
教師范讀帶木字旁的生字。
指名讀、齊讀。
(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株禾苗)
師:同學們說的對。“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葉、莖與根。
(4)復習“禾字旁”。
教師范讀帶禾字旁的生字。
指名讀、齊讀。
四、指導看圖,出示部分生字詞
出示掛圖,學習生字詞。
1.這些是什么樹?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相機出示詞卡:松柏、楊柳]
2.你們知道松樹、柏樹和別的樹有什么不一樣嗎?(松樹、柏樹的葉子常年都是綠色的)
3.出示詞卡:桌椅
4.春天到了農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相機出示詞卡:秧苗]
5.秋天到了,秧苗長大成熟結出果實,遠遠望去,金燦燦的一片,好喜人的景象啊!那金燦燦的一大片是什么呢?[相機出示詞卡:稻谷]
6.“秧苗”、“稻谷”這些地里長的農作物叫什么呢?[相機出示詞卡:莊稼]
五、教師小結
剛才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第一組詞語的偏旁是什么?(木字旁)為什么都是木字旁?(因為這些詞語大都與樹木有關)第二組詞語的偏旁是什么?(禾字旁)為什么都是禾字旁?(大都與莊稼有關)你們覺得漢字有趣嗎?中國的漢字有悠久的歷史,你們要認真學習!
六、學生自學出示的生字詞
要求讀準字音,看清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