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全冊教案1
二、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
一、 教學過程:
一、審題,認讀說話要求。
二、指導。
1. 自由讀題目要求,邊讀邊想。
2. 指名讀題目要求,結合圖想一想。
3. 指導看圖1:
看圖思考:圖中的小朋友有在什么地方跟什么人說話?他們的姿勢正確嗎?為什么?
(一個女學生在教師辦公室跟老師說話,說著說著,站成了“麻花腿”,一只手在搔頭,另一個手在拽衣服的邊。)
4. 指導看圖2、3:
看圖思考:圖中的小朋友有在什么地方跟什么人說話?他們的姿勢正確嗎?為什么?
圖2:一家人在吃飯,那個男孩把腳翹到了凳子上。
圖3:上課時,一位男同學起來發言,他彎者腰,兩個胳膊按在桌面上,連上還做著滑稽的表情。
三、情境表演。
1.上課時,老師請你發言。
2. 進辦公室和老師說話。
二、 教師小結:
在不同的地方,跟不同的人說話,應當注意恰當的姿勢。一般應做到大方、端正、不隨便。
1古詩兩首
教學要求:
1.學會7個生字(讀準音、認清形、記住意、寫美觀)
2.學習兩首古詩,熟讀成誦,了解詩句的大意,感受作者對春天,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用具:生字卡片、課外閱讀資料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人,介紹作者,詩名
《春雨》唐杜甫
《春曉》唐孟浩然
二. 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認讀古詩以及生字詞;
2.指名讀古詩,指導正音;
3.齊讀生字詞,齊讀古詩。
三. 解讀詩文,讀通詩句
《春雨》
1.春雨的特點是什么?
2.重點理解:
好雨——
知時節——
乃——
潛——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3.朗讀
《春曉》
1. 重點理解:
眠——
不覺曉——
啼鳥——
知多少——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人們對春天有怎樣的感情?
3.朗讀
四. 理解詩情,讀好詩句,熟讀成誦
1.欣賞感受。聽老師介紹和古詩有關的課外資料,進一步理解詩情,練習朗讀;
2.指名誦讀,品評指導
3.齊讀(配樂)
4.背誦
五. 課后作業設計
1.收集2-3首描寫春天的古詩,讀一讀;
2.朗讀背誦《春雨》、《春曉》;
3.預習生字
第二課時
六. 朗誦古詩,鞏固復習
七. 拓展體會
1. 小組匯報收集的詩歌;
2. 老師評點。
八. 學習生字
1. 認讀生字,鞏固字音
2. 自學生字,主動記字
3. 老師重點指導:隨、曉
4. 學生臨描,老師巡視
九. 課后作業設計
1.“春天的歌”詩歌朗誦會
2.“我愛春天”書法比賽
2 蠶姑娘
教學目標:
1、了解蠶生長的整個過程及生長過程的幾次變化。
2、會本課的13個生字,理解“蠶卵、桑葉、衣裳、又白又嫩、漸漸、又白又胖、新房、繭子、一聲不響”等詞語的意思。
3、會仿照例句用“漸漸”寫話。
4、能通過整理排列錯亂的句子,了解蠶的生長過程。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字詞,會仿照例句寫話,能整理排列錯亂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