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開始》教學案例
師:咱們班的同學個個都不示弱,都是那樣出色,老師看了真開心,了不起。
師:袋鼠做的不好,小動物們不喜歡它,誰做的最好,小動物們就喜歡誰?
生:小猴子做的最好,小動物都很喜歡它,小猴子只說了一句話,大家就立刻歡呼起來。
師:那你能讀一讀嗎?
生:讀(讀的一般)
師:想一想,聰明的小猴子說話時什么樣?
生:說話時機靈、干脆。
師:對,那你們現在就是這只小猴子練習讀一讀吧!
(生練習)
[評析:閱讀是個性化的過程,學生通過文本的閱讀,所產生的體驗是各具情態的。這種體驗不是埋藏在心里,而是要讓他們充分的表達出來,讓他們在對話中產生情感的碰撞,進而發現生活的真善美。在這個環節,教師采取對話的方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學生是無拘無束的表達。他們有憎恨,有怨言,有無奈。他們對各種動物的表現都有自己的理解,或喜歡,或激動,或厭倦。思維的碰撞,情感的交織,生成了民主的氛圍。教師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理解的同時,也注意了對文本價值的揭示以及朗讀的訓練,通過聯系生活中的體驗以及相互的評價激勵,把學生帶入情感的世界,學生讀得入情入理。]
師:你們知道嗎?小動物們都有哪些自己習慣的方式嗎?小動物們——現在老師要對你們進行采訪了,把你們習慣的方式告訴大家吧!讓大家都來了解你?我先來采訪猴大王,誰愿意第一個接受采訪。
師:(拿著話筒對一個學生說)猴大王,你習慣的方式是什么?
猴:我喜歡爬樹,專門愛吃桃子。
師:那貓頭鷹先生在哪呢?(師扮找的動作,生踴躍舉手,想扮演說)
貓:我喜歡白天睡覺,夜里抓老鼠。
師:袋鼠小姐不也來了嗎?在哪里啊!
袋:(聲音尖細的說)我喜歡跳著走路。
師:其他的動物朋友呢?
鳥:我愛吃蟲子,飛來飛去。
熊:我是熊,我專門在冬天冬眠,喜歡吃蜂蜜,能在水里捉魚。
松鼠:吃松果,在樹上蹦來蹦。
馬:愛吃草,跑得快,站著睡覺。
野雞:我有一身美麗的羽毛,在森林里飛來飛去。
師:看來每個動物習慣方式都不相同,小猴子讓你們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過日子,感受怎么樣?
生1:我感到很自由呀!
生2:真開心,想做什么做什么 。
生3:多舒服,太快樂了。
師:難怪小猴子話音剛落,大伙(師引讀)……立刻“歡呼起來起來”(生齊讀)
讓我們一起歡呼吧!把你們高興的心情讀出來,同桌之間練一練讀。
指名讀。
[走進文本,還要讀出文本。文本中鮮活的例子,可以引起學生的聯系。抓住聯系,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體現了語文教學的綜合性和實踐性。課文中介紹的幾個小動物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教師能抓住時機,聯想其他小動物,不僅了解了其他小動物的生活習性,而且也教育了學生學會尊重,情感進一步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