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在反復的指認和書寫中,學生能迅速無誤地讀出6個生字,并會寫8個字;
2、在反復的朗讀與領悟中,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了解故事寓意: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新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了解葉子和果實之間的關系,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學習,使得他們更加容易理解課文內容;
2、朗讀感悟法,生動的說明易于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基于這一點,教師宜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朗讀形式朗讀,在朗讀中感悟事理;
3、導讀教學法,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自主學習課文;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在反復的指認和書寫中,學生能迅速無誤地讀出6個生字;
2、在反復的朗讀與領悟中,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了解故事寓意: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葫蘆圖片,大家見過這種植物么?它叫什么呢?
2、誰知道葫蘆是怎么長出來的呢?(師用自制小卡片展示葫蘆生長過程:長出葫蘆藤——長出綠葉——開出小花——結小葫蘆。)在演示的同時,教師口述葫蘆生長過程。
3、有一個人,他和我們一樣很喜歡葫蘆,可他種的小葫蘆還沒有長大,就全部掉了。。。。。。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4、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14課(師板書:14 我要的是葫蘆)生讀課題。
二、認讀生字
1、真不錯,老師還沒有教呢,大家就都認得“葫蘆”了,看樣子,大家一定預習得很好了,老師相信其他的生字,大家也一定會認會讀了。
2、出示生字卡片“葫”“蘆”“藤”“哇”“盯”“鄰”生試讀。
3、師教讀生字,并標注拼音,生跟讀。
4、生再讀生字(齊讀)。
5、師擦去生字拼音,學生再試讀。
6、學生開火車讀生字并組詞。
三、朗讀感悟
1、在學習生字的基礎上,生齊聲朗讀課文。
2、師范讀課文,生思考:這個人在干什么呢?他所做的事有成果么?
(這個人在在種葫蘆,他的葫蘆全部都掉了)
3、是啊,這個種葫蘆的人種葫蘆全部都掉了,可剛開始,小葫蘆長出來了么?
(長出來了)
4、你是從哪里知道葫蘆長出來了的呢?長出來的葫蘆又是什么樣子呢?(請在課文中找出你的答案)
(“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