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蘆
教學目標:1、認識6個新字。讀準字音2、初步理解課文,體會葫蘆的可愛,能有感情朗讀課文。
3、體會反問句,并能把反問句變為陳述句。
4、會寫“掛、哇”兩個字。
一、由圖導入,練習說話
1、出示圖1
t: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新朋友,誰知道它叫什么?
(葫蘆)板指導輕聲
2、圖2
t:看,這就是(一棵葫蘆)。
揭題: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這篇關于葫蘆的寓言。(讀課題)
t:“葫蘆”是一種植物,它有葫蘆藤,有葉,還會開出小花。等花謝之后,就會結出小葫蘆。誰能夠看著這幅圖和提示來說說這棵葫蘆的樣子嗎?
(生說,師評)
二、初讀課文,疏通字詞,體會葫蘆的可愛
1,初讀提出要求:t:從前,有個人就種了一棵這樣的葫蘆,現在,請小朋友迅速把書翻到63頁。找找書中的葫蘆是怎樣的。自由朗讀一遍課文,注意:(出示ppt要求)
2、檢查字詞
認讀,領讀,齊讀。
去掉拼音再認讀,開火車。
3、葫蘆的可愛
t:誰能來找找,收中的哪一段介紹了這棵葫蘆?(請讀,出示第一段)誰能來說說這是棵怎么樣的葫蘆?(可愛)從哪里,你體會到了它的可愛?(請讀)
t:你讀得真不錯。誰還能來讀讀它的可愛呢?讀出藤、葉、花、小葫蘆的特點來。
(請讀)(紅字:細長、長滿綠葉、雪白、掛、可愛)
t:可以聽出你們對這小葫蘆的喜愛。誰也喜愛這些葫蘆?
t:誰所有喜愛這可愛小葫蘆的小朋友做好了,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兩句話。
4、種葫蘆人的喜愛
t:通過你們的朗讀,老師感受到了你們對小葫蘆濃濃的喜愛之情。那課文中種葫蘆的人喜歡這小葫蘆嗎?誰能找找。
(生答)
t:你從這句話的哪些詞語中感覺到了這份喜愛之情?(每天、幾次)
什么是每天啊。(生答)是啊,他昨天、今天、明天、后天,之后的每一天都要去看小葫蘆,而且是要去看好幾次。他是多么的喜愛這棵葫蘆啊。能不能通過你們的朗讀來說明?(紅字:每天,幾次。)(齊讀)
二、解讀文本,指導第二段
1、過渡介紹蚜蟲
t: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有一天,他去看葫蘆的時候,看見葫蘆的葉子上爬了一些蚜蟲(ppt圖)
出示蚜蟲的危害,介紹蚜蟲。
說話練習:如果你種了一棵葫蘆,上面生了蚜蟲,你會怎么做呢?
2、盯,自言自語,指導朗讀
t:但,那個種葫蘆的人卻沒有像小朋友那種做。他做了什么呢?請小朋友自由朗讀一下課文第二段。從文中找找。
(生答。ppt)t:他并沒有像小朋友那樣做,而只是(盯著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說著話。
盯:什么是“盯”著?(生答)說明他此時此刻眼中只有小葫蘆,而沒去關注長在葉子上的蚜蟲。
自言自語:他不但盯著小葫蘆不放,還自言自語地說著話。誰來解釋一下自言自語。(生答)自言自語就是自己對自己說話。
賽過:那他在自言自語些什么呢?(ppt圖,小葫蘆,大南瓜)(請讀)
這就是小葫蘆,這就是大南瓜。他正在幻想著: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到時候就可以用這些葫蘆做水壺,做工藝品。用處可大了。
3、指導朗讀
t:誰能來當當這個種葫蘆的人,來自言自語地說說。(指導:快長啊!)
誰愿意再來自言自語地盯著小葫蘆說說話。(再請1~2個。指導。女生讀、男生讀、齊讀)
4、過渡:他看到了蚜蟲,卻不管,只顧著盯著小葫蘆,只顧著自己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中幻想著有一天這小葫蘆能賽過大南瓜。他為什么會這樣呢?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請小朋友再來讀讀這一節,從文中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