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晝夜交替現象》課堂實錄
板書課題。
(用兩張黑白分明的地區圖片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能夠非常容易的區別它們,從而引出非常常見的自然現象——太陽的東升西落,最后自然的引導學生進入今天的學習。)
二、晝夜交替的假說:
1、看圖:
教師:老師再請同學們看幅圖,說說在這幅圖上看到了什么?想了什么?
大屏:出示宇宙中的地球圖片
生1:看到了半個地球。
師:為什么只看到了半個地球?
生2:當太陽照到地球的時候,只有一半會被照亮。
師:照亮的這一部分就是什么天呢?
生齊:白天。
2、交流討論:
教師:我們知道地球上的白天與黑夜是交替出現的,那么太陽和地球怎樣運動,才能出現晝夜交替的現象呢?(學生都在靜靜的思考)
一段時間后:
生1(緩慢地):我覺得當太陽不動,地球圍著太陽轉時,會有晝夜交替。
教師:我們有沒有即簡單又快捷,即直觀又準確的方法來做記錄阿!
生2:用畫圖法吧。
教師:大家說這個方法怎么樣?行不行?(行)那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記錄。
實物投影:師生交流,教師執筆共同在紙上繪著第一張圖。
教師:怎么畫太陽和地球?(畫圓圈)用什么顏色來畫太陽?(紅色)用什么顏色來畫地球?怎樣表示地球的運動?(學生無語)這樣行嗎?用黑色的虛線表示地球的運動軌跡,然后用尖頭表示方向?(好)畫完后帖在黑板上。
如下圖:
1
(示意圖是一種非常直觀的表達方法,這種方法既直觀又形象,不但非常的節省時間,而且更主要的是學生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太陽與地球之間的運動關系,從而有利于學生對多種假說的記錄、實驗、分析、理解與解釋。)
教師:只有這一種可能性嗎?還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
生3:我認為當太陽不動,地球自己轉的而且又圍著太陽轉的時候,也會出現晝夜交替現象。
實物投影:繪制第二種情況
如下圖:畫完后帖在黑板上
2
教師繼續引導: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嗎?集合我們大家的智慧再想一想!
生4:太陽不動,地球自己轉。
實物投影:繪制第三種情況
如下圖:畫完后帖在黑板上
3
教師試探:還有其他的可能嗎?此時學生的思路以下子打開。
生5:地球不動,太陽自己轉。
生6:老師我覺得他說的不對。
教師協調:有疑問這很好,不過我們現在暫時保留各自的意見,一會我們再來討論,好嗎?
實物投影:繪制第四種情況
如下圖:畫完后帖在黑板上
4
其他情況如上處理:
5 6 7 8
(在這一環節充分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引領學生充分體會假設——驗證——結論的科學探究過程中的假設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