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蚯蚓小導游教案
制定等方面還要逐漸讓學生自己做主,評價的形式也需要多種多樣。以取得最大的實效性。]
師:時間到,將實驗表格放到各組的檔案袋里。下課。
第三課時
(了解對比實驗的要求,知道影響自轉旋翼下降速度的因素)
師:(出示兩個自轉旋翼,翅膀長度明顯不同)我這里有兩個自轉旋翼。如果將它們同時從2米高處放下,猜一
猜,會有什么現象?
生:會掉下來。
生:一個快,一個慢。
生:左邊的下降得快,右邊的下降得慢。
師:我們看看猜得對不對。
(老師放手,兩個自轉旋翼以不同的速度下降)
生:同學們猜對了,下降速度不一樣。
師:自轉旋翼的下降速度與它的什么因素有關?小組討論一下,并把討論結果寫在“小科學家記錄本”上。
生:(小組討論并記錄)
師:你們的猜想是怎樣的?給同學們匯報。
生1:我想,它下降的快慢和翅膀大小有關。
生2:和它的寬窄有關。
師:什么寬窄?
生2:就是它的身子,下面那一部分。
師:哦,還有嗎?
生3:加的回形針多,下降得就快。
生4:對!
生5:我想,把它的翅膀做多幾片,它可能下降得慢。
師:(教師將同學們的猜想用電腦打在屏幕上)好,同學們已經說出了許多假設。這些假設對不對呢?
生:不一定。
師:怎樣知道對不對?
生:做實驗。
師:這個實驗應該怎樣做?
生:……(無言以對)
[反思:同學們對于“怎樣做實驗”這樣的問題顯得束手無策。以往總是由教師安排好了實驗,由學生來操作。
這樣的驗證性實驗只能訓練學生的操作能力,驗證概念的正確性,且往往只能得到正確的答案。打個比方,這就
好象學生是坐在老師安排好的車上、走老師安排好的道路、看教師安排好的風景。學生的探究能力只是得到了極
為有限的發展。如今,為達到自主、合作、探究的課改理念,我們要改這種“跟團式的旅游”為“自助游”的形
式,實驗內容的確定、材料的選擇、步驟的實施、人員的分工等學生力所能及的工作要由他們自己來定,教師作
為伙伴和指導者,提供必要的幫助就行了,這樣經過長期的、循序漸進的訓練,有利于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
。]
師:我們首先要確定一個研究題目,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我們最想研究的假設,比如:“自轉旋翼的下降速
度可能和翅膀大小有關”。我們就得做兩個自轉旋翼出來。這兩個自轉旋翼要不要做得一模一樣?
生:不要。
師:那要做成怎么不一樣的呢?
生:要做成一個翅膀大,一個翅膀小。
生:要是做成了一模一樣的,就沒法比了。
師:對了。我們今天做的是對比實驗,對比實驗要求兩個實驗材料只能有一個地方不同,其它的都要一樣。想一
想,其它哪些方面要一樣?
生:加的回形針要一樣多。
生:身子的寬窄也要一樣。
生:還有,飛的高度要一樣。
生:紙要一樣。
生:形狀要一樣。
師:好,總之,除了翅膀大小不一樣,其它――
生:(齊)都要一樣。
[反思:對比實驗是科學教學活動中經常用的一種實驗方式。關于對比實驗,同學們之前還沒有正規的、有意識
地訓練過,甚至不知道對比實驗的基本要求――實驗材料只能有一個因素不同。在這里,我采用講授式直接告訴
學生了,這個方法的掌握今后還要不斷強化。最好能設計幾個小活動讓學生感悟到對比實驗的規則。]
師:這個實驗還有哪些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