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全冊教案
( 2 )布置課外活動:預測明天的天氣,晚上注意收看天氣預報節目,明天進行實際觀察,比一比,看誰的預測準確:你的預測如果準確,就可以涂亮智慧星!
教學后記
自由研究
教材說明
本單元的自由研究,教材提出了四個關于雪的形成和融化方面的問題供學生自由選擇。
關于雪是怎樣形成的問題:
雪和雨一樣都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受冷凝結形成的。只是當高空和低空的氣溫低于零攝氏度以下時,高空中的水蒸氣會凝結成小冰晶降落到地面,這就是我們看到的雪。
關于下雪和化雪時的氣溫高低的問題:
一般來說,化雪時的氣溫會比下雪時的氣溫低。這是因為化雪時,雪會吸收地表空氣中大量的熱。
關于校園內什么地方的雪先融化完的問題:
一般來說,校園內能被陽光照射到的地方的雪比背光處的雪先融化完。
關于用什么辦法能使積雪盡快融化的問題:
實際生活中,人們為了使積雪盡快融化,常常采用在積雪上撒鹽的方法。這是因為鹽在融化時會釋放出熱量,而這些熱量有利于地上的雪吸收盡快融化。
教學過程
1、四年級的小學生開展自由研究仍然離不開老師必要的指導和幫助。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具體體現在與學生共同確定待研究的問題;必要的時候與學生一道回顧一些現象和事實,幫助學生形成假設;與學生共同制定驗證假設的研究方法… …
教師引導和幫助學生對于雪是怎樣形成的問題的研究,可以
先引導學生回顧下雪時的天氣情況,確認下雪總是在天氣很冷(氣溫在o ℃ 以下)的時候發生,然后再引導學生對雪的形成進行假設(空氣中的水蒸氣在0 ℃ 以下時直接凝結成小冰晶),最后再引導學生通過實驗的方法進行驗證。實驗可以按下面的方法進行:找來一個用過的易拉罐,在罐內放進一些冰和鹽,然后用溫度計測一測罐內的溫度,再把罐放在潮濕的地方。過一會兒罐的外壁上會有許多的小冰晶。這個實驗現象可以比較好的說明雪的形成過程和
條件。
關于下雪和化雪時的氣溫高低問題的研究。教師可以先引導
學生根據經驗和感受提出自己的猜測,然后再引導學生提出證實
的辦法。(可以在實際下雪和化雪的天氣里用溫度計觀測同一個地方的氣溫的方法進行證實。)當實際出現了下雪和化雪的天氣后再組織學生實施觀測活動。
關于校園內什么地方的雪先融化完問題的研究。教師同樣可以先引導學生根據經驗提出自己的猜測,然后再引導學生提出證實的辦法。證實猜測可以采用實際觀察的方法,也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進行。可以將上面提到的在易拉罐外壁上形成了冰晶后,將易拉罐放到有陽光照射到的地方,比較易拉罐受光面與背光面冰晶的融化情況就知道了。
關于用什么辦法能使積雪盡快融化問題的研究。教師還是可以先引導學生根據現象提出自己的猜測(人們在鋪滿雪的路上撒鹽),然后在下雪的時候實際撒一些鹽在雪地上觀察雪的融化情況。
2、自由研究的問題應由學生自己確定。具體研究時可以是一個人獨立進行,也可以是幾個人在一起合作進行。
3、本單元的自由研究任務可根據問題確定研究的最佳時間。可以安排在下雪的時候進行。
教學后記
18、運動前后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多種方法觀察運動后身體變化的現象,并進行條理化的記錄。
2、能根據自己的發現整理出可進行研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