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全冊教案
2.思考:為什么這工人要在這里設置這個定滑輪?這個定滑輪究竟有什么作用?
3.怎樣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呢?(學生交流,討論實驗方案)
4.請一位學生口述自己的實驗方案,其他同學可以補充,后動手實驗。
5.從實驗中得出結論:定滑輪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備注 使工作更加便利。
五.將學到的知識用于生活。
既然定滑輪有這么個特點,那我們何不利用這個特點來幫助我們呢:
1.設計一個定滑輪裝置,用繩子一拉窗簾合上,又一拉將窗簾又拉開。
2.設計一個定滑輪裝置,用繩子一拉舞臺上的幕布就會同時往兩邊打開,再用繩子一拉,幕布又能合攏。
第2課時
一.導入。
回顧一下,我們上節課學了什么?定滑輪有什么特點?
二.探究動滑輪的特點。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定滑輪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這節課我們探究一下動滑輪,看它又具有哪些特點?它能不能改變方向?能不能省力?請同學們猜一猜。
2.怎樣設計實驗來驗證一下自己的猜想呢?
3.學生口述實驗方案,討論交流,確定實驗方案。
4.學生動手實驗,老師巡回指導。
5.總結交流得出結論:動滑輪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三.用學到的知識用于生活。
小華想把30千克大米提到二樓,可他的力氣太小提不動,我們能不能根據自己今天所學的知識來幫助他一下?(指名回答)
四.認識滑輪組。
1.大家的設計很好,小華終于將大米成功堤到3樓上。不過他說用動滑輪雖然很省力,可是站在樓上往上拽不太好使勁,你們有什么更好的辦法來幫助他嗎?
2.同學們的辦法可真多,像這樣由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合使用的裝置,我們給它起一個名字:滑輪組。
五.探究滑輪組的特點。
1.我們知道滑輪組的裝置,可它們組合后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能不能綜合兩種滑輪的優點?
2.學生猜想,動手操作,驗證猜想。
3.總結交流得出結論,滑輪組綜合了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優點,它既可省力,又可以改變用力的方向。
六.小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
2.繼續觀察我們生活中的大吊車用了哪些滑輪。
4.旗桿的影子
教學目標:
1.認識一天中影長和方向的變化與太陽的運動有關。
2.能用科學探究活動中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能用簡單的測量工具對物體進行定量觀察,采集數據,并作好簡單記錄。
3.能利用表格,圖形,統計的方法整理有關資料,通過比較,分析,歸納,了解事物變化規律。
4.研究影子的變化規律,明白自然事物和現象之間是相互聯系和影的。
教學重點:讓學生知道一天中影長和方向的變化與太陽的運動有關。
教學難點:利用表格,圖形,統計的方法整理有關數據,通過對比,分析,歸納,了解事物變化規律。
教學準備:
長皮尺,掛圖,彩色粉筆,溫度計。
教學過程:
一.提出研究問題。
1.提問:大家注意過學位的旗桿和它的影子嗎?旗桿在什么情況下才會有影子?
2.出示圖片p9,讓生思考并回答:陽光下不同物體的影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日常生活經驗來說。
3.提出要研究的問題:旗桿的影子在一天中是怎樣變化的?用什么辦法進行觀察和研究。
二.制定研究計劃。
1.小組討論并制訂出研究計劃,制定時盡量完善,有效觀察,測量,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