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全冊教案
2〉指派四位學生分別站在升旗臺一側附近不同的位置。每一位同學描述的一樣嗎?為什么?
3〉讓四位同學分別站在升旗臺的四周,面向同一方向站立,根據自已站的位置,說一說升旗臺的位置。
4〉告訴學生什么是參照物,描述升旗臺的位置時為什么要選另一個物體作為參照物?上面兩次活動中,各位同學描述升旗臺的位置時,分別是以什么作參照物的?
2.任意選定參照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升旗臺的位置。
1〉讓學生以學校大門為參照物,用“前,后,左,右”試著描述一下升旗臺在什么位置?想想這種描述準確嗎?還有沒有其它辦法?
2〉“東南西北”分別在我們的什么方向?日常生活中,我們常用什么辦法辨認“東南西北”方向?指導學生正確指出早晨太陽升起的位置,從而判斷分辨方向。
3〉讓學生用學校大門為參照物,用“東南西北”及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方位來描述升旗臺的位置。
3.表達與交流。
1〉由學生任意選定一個參照物,描述升旗臺的位置,再相互交流,整理成一種大家都比較滿意的說法,記錄在課本的p5。
2〉教師選擇一個參照物,這一個參照物的某個方向上有遠近不同的兩個建筑物,讓學生討論如何描述其中一個建筑物的位置,而不讓聽的人產生誤會。
3〉請一位同學在校園選擇一座建筑物加以描述。
4〉課外學習與實踐。 備注
①打聽長輩,日常生活中他們有哪些辨別方向的辦法。
②自編符號,繪制一張校園建筑方位圖。
3.國旗是怎樣升起來的
教學目標:
1.知道利用機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各類滑輪的結構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2.知道科學探究首先應提出問題,將自己研究的關于滑輪類別和作用的結果和科學結論作比較。
3.能根據簡單器材研究方案,有步驟地進行關于滑輪作用的研究實驗。
4.培養學生樂于與同學合作,交流。
5.關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滑輪產品及其作用,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教學重點:了解各類滑輪的結構及其作用。
教學難點:能動手制作滑輪組。
教學準備:
1.教具:裝有滑輪的升旗臺模擬裝置,圖片。
2.學具:每個學習小組準備鐵架臺1個,細線1根,滑輪2個,測力計1個,裝有滑輪的窗簾模擬裝置。
第1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想想升國旗的情形,當國旗冉冉升起的時候,你們有什么發現?能不能找到可以探究的問題?(引導學生關注旗桿上的滑輪裝置)
二.認識滑輪的結構。
圖片展示:旗桿頂上的滑輪裝置。
1.同學們請你們仔細觀察這個裝置,用語言描述一下:這個裝置是什么樣的?安裝在這里起什么作用?
2.根據學生的描述,教師歸納滑輪裝置的構造:滑輪是由一個周緣有槽的輪子固定在一個支架上組成的機械。
三.滑輪的分類。
1.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滑輪的構造,可是滑輪是怎樣工作的呢?(演示升旗和提重物的過程)要求學生在演示過程中觀察滑輪的位置變化過程,區別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之處,然后進行分類。
2.出示一些滑輪讓學生區分誰是定滑輪,誰是動滑輪。
四.研究定滑輪的特點。
1.在旗桿上,定滑輪將向上的拉力改變成了向下的拉力,能不能將向上的拉力改成向左的拉力呢?改成向右的拉力行不行?一共有多少種改法?(學生動手操作)觀察p6砌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