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全冊教案
2.各小組匯報研究計劃。
三.觀察記錄。
1.各小組按照自己制定的計劃,進行第一次關于旗桿影長和方向的觀察,測量并做好記錄。
2.各小組在觀察記錄過程中可以交流經驗,取長補短,根據實際需
要再修改方案。
3.觀察記錄小組將觀察記錄數據通報給全班,所有學生可以定時參加。
四.總結交流。
1.在觀察記錄過程中分析并預測數據的變化趨勢,數據記錄完后,看看自己的預測是否正確。
2.與同學交流,分析,并歸納影子的變化有什么規律。
3.根據自己發現的影子變化規律的多少涂亮智慧星。
5.影子為什么會變化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讓學生知道太陽每天在天空中的運動模式;指導學生認識一天中溫度和影子的變化都與太陽的運動有關。
2.能利用簡單測量工具,對影長和氣溫變化進行定量觀察,采集數據,并作簡單記錄和分析。
3.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自然事物和現象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認識,一天中溫度和影子的變化與太陽的關系。
教學難點:能用恰當的語言表述出對影子變化原因研究的過程和結果。
教學準備:
直桿,米尺,直尺,手電筒,粉筆或鉛筆頭,掛圖,溫度計。
教學過程:
一.提出研究問題。
1.各小組匯報上一節課觀察,研究的結果:旗桿的影長和方向有什么規律?把自己的發現結果真寫在p10。
2.教師利用錄像再現物體影長和方向的變化規律。
3.教師利用掛圖展示,“早,中,晚的直立物體和影子”,讓學生辨出早,中,晚來,并說明理由。
4.學生思考并回答:“影子的變化為什么會有一定規律呢?”
二.推測與驗證。
1.讓學生帶著思考題作出推測。
2.分小組討論:用什么辦法可以驗證自己的推測。學生若討論不出,
教師可做模擬實驗來指導學生思考,實驗,解釋。
3.學生將一天中太陽在天空中運動的情況在p12圖中畫出。同學之間交流檢查,如有意見不同可開展討論,直到統一意見。
4.小組討論交流:旗桿影子的變化是怎么形成的?
5.小組匯報交流討論結果,師小結。
三.觀察記錄。
1.師問:“物體影長在變化過程中,氣溫有著怎樣的變化規律”?用什么辦法來驗證自己的判斷?
2.分小組討論觀察,研究“物體影長和氣溫變化關系”的觀測方案。
3.小組匯報制訂的研究計劃和方案,相互交流和完善。
4.實際觀測記錄,填p12空格。
四.總結交流。
1.學生交流學習體會和感受,提研究,分析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共同探討。
2.課后繼續進行觀察記錄。
五.課后實踐活動。
每天正午影子最短時量出直立物體的影長,連續觀測記錄一年。預測一下,可能會發現一些什么自然奧秘?
自由研究
教學目標:
1.了解升旗過程中有許多需要改進之處,合理改進后才能運行自如,工作更加方便。了解生產生活中的所有先進工具和設施都是在不斷改進中逐步完善的。
2.能從“為什么會這樣”,“怎樣才能避免這樣”等角度對升旗設施提出問題,運用已有知識和所觀察的現象作假設性解釋,提出探究的大致思路,利用測量工具驗證自己的推斷。
3.培養學生愛提問,敢想象,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教學準備:
各類粗糙程度不同,長短不一樣的線繩;各種長短不同,光滑程度不一樣的鐵桿及鐵架臺底座;各種大小不同,輪軸兩邊縫隙大小不一樣,運轉靈活程度不一樣的滑輪;潤滑油,鉤碼,測力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