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四年級科學上冊學案2
第三單元 探訪魚兒一、教材設計說明
本單元是四年級上學期的第三單元,屬于“綜合探究活動”單元。本單元從學生常見的動物——魚作為切入點,圍繞“探訪魚兒”這一綜合探究活動,自然生成了《魚兒的家》、《魚兒生活得好嗎》、《還魚兒一個美麗的家》、《魚兒的奧秘》四個活動標題。(見表3-1)
本單元重點培養學生“能小組商議,明確活動規則”的能力,這是本單元的二級目標,在每個“做中學”活動中都有詳細的安排和要求。《魚兒的家》活動在開始階段,教師精心引導學生自己分成小組,小組討論商議需要準備的材料和活動規則。由于本課是這一單元的第一課,又是室外活動,為了強調教師的指導作用,教材中對需要準備的材料和活動規則方面進行了提示;《魚兒生活得好嗎》在進行信息發布會的時候,也是讓學生先分組交流,統整發現內容,這一課重點訓練的是匯報與交流時的“計劃與組織”;《還魚兒一個美麗的家》在觀察實驗之前和設計宣傳保護水資源的活動方案中,教材明顯地引導學生進行分組、準備器材、弄清操作步驟;《魚兒的奧秘》在學生自主探究活動中,教材引導兒童先確定研究問題,再商議怎樣研究,需要哪些材料,以及研究過程中需要遵守的規則。鞏固應用環節明確提出“打撲克”游戲活動,并注意發揮兒童的創造性和自主性,讓學生自己確定游戲規則。(見圖3-1)
教材在編排上打破了傳統教材以知識為主線的模式,盡可能地體現教學內容的綜合性和關聯性,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情境更貼近于真實生活,利于學生以生活經驗和周圍環境為基礎進行探究活動,使教學活動能夠整合科學教育的多個目標。本學期科學探究過程能力要項是“計劃與組織”,本單元的二級目標是“能小組商議,明確活動規則”。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重點進行愿意合作與交流,尊重他人見解,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關愛生命等教育。(見表3-1)
以活動為載體,以探究為核心是本套教材的重要特點。本單元四個活動內容之間具有內在聯系,力圖體現觀察與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循環過程,創設條件讓學生去親身經歷探究過程。強調“做中學”就是為學生搭建探究的平臺,引導學生去體驗驚異、發問、探索、實驗、歸納、推理等科學實踐的過程。比如,《魚兒的家》這一活動,編排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實地考察,親臨其境,去體驗和自行發現魚的家——自然水域中存在的鮮活問題,將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源,從而引出下面幾個活動。《魚兒生活得好嗎》對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合作意識和語言表達能力有著重要意義,同時對水污染的原因與防治,怎樣保護水資源等問題有較充分的時間去認識,去討論。怎樣把污水變干凈了再排放到小河里?是學生考察后產生的很自然的問題,《還魚兒一個美麗的家園》就是要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做”活動,了解水域污染的一些防治措施,知道沉淀、過濾和消毒是常用的水的凈化方法,污染了的水是可以通過凈化加以利用的。最后引導他們設計宣傳方案。《魚兒的奧秘》強調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通過研討交流活動,自己歸納概括出結論或規律,從而達到“一舉多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