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四年級科學上冊學案1
2、實驗與總結。
這是一個“雙擊”的教學內容,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學習在獲取知識方面,要讓學生了解食物中的主要營養成分及其來源,還要重點訓練學生“能組成小組,做好觀察與實驗的準備”的主探究能力。為此,在實驗研究前首先要引導學生圍繞“怎樣做好觀察與實驗的準備工作呢?”展開討論,為了有效落實“二級目標”,強化訓練,教材還提供了“準備材料建議”。
“食物中有哪些營養”這一問題具有挑戰性,教材選取了比較適合兒童探究發現的蛋白質和淀粉這兩種營養成分,設計力圖引領學生展開自主探究。教材只在“材料超市”里提供了一些學生常見的食物和其他材料,怎樣實驗則由學生說了算。教學時,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安全,但不要代替學生實驗,不要立刻釋疑,不要簡單地告訴學生結論。必須相信學生的探索能力,創造開放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自己選取研究材料,自己耐心地觀察、自己分析和思考。
在歸納總結實驗結果的基礎上,教師向學生介紹食物里所含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及其對人體的作用和食物來源。
3、拓展活動的設計與安排。
調查添加劑對人體的影響是上節課的延續,也是本課的拓展活動。究竟什么時候教學,怎樣展開教學活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教學條件而定。如果學生比較感興趣,又有深入研究的條件,完全可以把調查食品里的添加劑和添加劑對人體的影響,單獨設立課時展開教學,教師可以從研究的問題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的指導。需要強調的是這一探究活動還肩負著強化計劃與組織能力培養的任務,教師要著力引導和訓練。
3 一次奇妙的旅行
要點
放開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驗的計劃與組織;了解人體消化和吸收營養的過程。
目標
(1)通過讓學生自主地進行實驗的準備,培養計劃與組織能力。
(2)了解人體消化和吸收營養的過程。
(3)通過閱讀漫畫故事,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怎樣進行
本課由引入活動、了解人體的消化過程、淀粉的消化實驗、總結四個漸進層次構成。
第一層次:引入活動
認識人體的消化過程是本單元學習活動的進一步深化。由于人體的消化器官和消化過程是一個暗箱問題,不便于學生直接觀察和研究,一般采取教師講解的方式進行教學,因而大大降低了兒童學習的欲望和興趣。為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本教材大膽探索精心設計了引入活動,奇奇、機器人、和小豆子三個孩子喜歡的卡通,將與學生一起對話,一起探索。教學時,通過引導學生閱讀卡通人物的漫畫,吸引兒童主動了解人體的消化器官和消化過程。
第二層次:了解人體的消化過程
學生帶著興趣觀察閱讀“他倆在奇奇肚子里進行了一次奇妙的旅行”,初步了解人體的消化過程。之后,教師可以利用消化器官模型,充分發揮其直觀作用,教師同時講述人體的消化過程,指導學生指出自己消化器官的大致位置。這樣教學,可以使學生形成正確而清晰的認識,提高教學效果。
第三層次:淀粉的消化實驗
如果能親眼看見食物是怎樣被消化的,學生肯定會十分興奮。為了達到眼見為真的效果,教材選取了經典的淀粉的消化實驗,這是因為本實驗現象明顯,材料容易得到,操作方法比較簡單。實驗前,要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和準備材料,這是落實“二級目標”的重要契機。計劃與組織工作做好了,接著指導學生實驗操作方法。由于這是一個對比實驗,教師要指導學生搞清哪些條件是相同的,哪些條件是不同的。比如倒入試管的淀粉液要少量,不超過試管的三分之一,而且兩支試管要同樣多;在2號試管里加進的唾液不能太少,1號試管要加進與唾液同樣多的清水;兩支試管要同時放入溫水中;過幾分鐘后,向試管里滴相同滴數的碘液(兩三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