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沉和浮》單元教案
小瓶子沉浮實驗報告單
第( )小組
小瓶子狀態(tài)
大部分浮
小部分浮
沉到底
沙子數(shù)量
3、組織討論:
(改變了物體的質(zhì)量,物體的體積沒有改變。)
4、學生嘗試用這個實驗結論去分析潛水艇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礎上閱讀教材第6面的灰色文字:潛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潛艇有一個很大的壓載艙。打開進水管道,往壓載艙里裝滿海水,潛艇會下潛,打開進氣管道,用壓縮空氣把壓載艙里的海水擠出艙外,潛艇就開始上浮。
5、建議有興致的同學課外去制作簡易潛水艇。課 題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課 時3學 習目 標科學概念:1、改變物體排開的水量,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可能發(fā)生改變。2、鋼鐵制造的船能夠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開的水量很大。過程與方法:1、用刻度杯測量橡皮泥排開的水量。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狀,使之能夠浮在水面上。3、根據(jù)橡皮泥排開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斷。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認識到認真細致地采集數(shù)據(jù)的重要。2、在探求原因的過程中,懂得證據(jù)的重要性。學 習重 點改變物體排開的水量,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可能發(fā)生改變。教 學準 備水槽1個,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塊,刻度杯1個,記錄表(教材第8面)。 教 學 活 動 過 程 教 師 活 動一、觀察橡皮泥的沉浮(實心):1、導入:有的物體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體在水中是浮的。我們能想辦法改變它們的沉浮嗎?
4、分析:改變橡皮泥形狀,橡皮泥的質(zhì)量有沒有發(fā)生變化?橡皮泥的體積有沒有發(fā)生變化? 二、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沒有辦法能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變橡皮泥的形狀,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討論:
(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體積發(fā)生改變,導致在水中排開的水量發(fā)生了變化。)三、比較橡皮泥排開的水量:
1、講授:我們把物體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叫做排開的水量。排開的水量可以用量杯來進行測量。方法是:放入物體后的刻度減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體排開的水量。
3、從上面的數(shù)據(jù)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鐵塊在水中是沉的,鋼鐵造的大輪船卻能浮在水面上,還能裝載貨物。對于這個問題,我們能解釋了嗎?如果要制造能裝載更多貨物的超大輪船,你認為個怎樣做呢?
板書設計: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改變物體排開的水量 沉浮可能發(fā)生改變船浮在水面上 排開的水量很大教學后記: 學 生 活 動一、觀察橡皮泥的沉浮(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