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沉和浮》單元教案
2、把一塊橡皮泥放入水里,觀察它的沉浮。3、把一塊橡皮泥做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放入水中,觀察它的沉浮。
4、分析: 二、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2、討論:同一塊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狀,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這是什么原因呢?
三、比較橡皮泥排開的水量:
2、取一個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實心團,放入量杯中,觀察它排開的水量,做好記錄。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種形狀,觀察它們排開的水量,也記錄在表格中。(教材第8面)
3、(沉的形狀排開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體積小,浮的形狀排開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體積大。從上面的數據中我們發現,橡皮泥浮起來的原因在于它的質量不變,而浸入水的體積增大。)課 題
4、造一艘小船課 時4學 習目 標科學概念: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裝載量也隨之增大。2、科學與技術緊密相連,它們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過程與方法: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斷改進船的形狀,增大船浸入水中的體積。2、按照自己設計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斷改進。情感、態度、價值觀:1、體會不斷改進設計對結果的影響。2、感受人類創造發明的歷程,激發創造欲望。學 習重 點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裝載量也隨之增大。教 學準 備教師準備:水槽一個,橡皮泥若干,墊片或玻璃彈子若干。制作多媒體。學生準備:收集船的發展史資料和各種船的模型,造個性船需要的各種材料。 教 學 活 動 過 程 教 師 活 動一、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賽:1、談話導入:船是人類的偉大發明。自從有了船,人們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駛,也可以把很多的貨物運送到遠方。今天讓我們來造一艘小船。不過,我們使用的造船材料是橡皮泥,而且我們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橡皮泥小船比賽。2、集體制訂比賽規則:用同體積的同種品牌橡皮泥,不準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誰制造的小船裝載量大。時間限制在10分鐘內。3、學生分小組制作,教師提醒要考慮裝載物以及船的穩定性。并控制時間。4、測試:哪艘船裝載的貨物多。先在黑板上記錄各小組的序號和船名,再挑選幾個同學作為記錄員和監督員,由教師統一放墊圈的個數,每個組只有一次機會,提醒放的時候動作要輕,墊圈在船體里的分布盡量均勻,一開始可以先統一多放幾個,然后再逐個增加,及時記錄各組的小船的載重量(以沉下時小船里的墊圈個數減1作為小船的載重量)。二、船的發展史和展覽會:1、閱讀教材11面內容,教師隨機介紹(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木筏、獨木舟、明輪、帆船、氣墊船、遠洋貨船、現代客輪、航空母艦。三、造個性船:2、討論如何制造自己喜歡的個性船3、出示《我的造船計劃》,學生分組按計劃進行個性船的制作。一、準備1.決定造一艘什么船;2.準備需要的材料。二、制作1.畫出船的設想草圖;2.動手制作。三、改進和完成1.放到水里試試,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2.演示、介紹我的小船。我的小船有哪些特點?我的小船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4、交流: 四、拓展活動: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