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第二單元 物質的變化教案
4.根據實驗所得信息,再次判斷產生的氣體,并說明為什么。
5.小結并延伸閱讀:并不是僅僅因為以上我們驗證的兩個特點就可以斷定就是二氧化碳的本質,但是經過科學家的大量研究證明就是二氧化碳,它還存在很多地方。閱讀33頁,思考科學家是怎樣確定氣體成分的?
四.小結
1.今天我們做了有趣的混合實驗,通過小蘇打和白醋的混合,產生氣體二氧化碳,相對于豆子和沙子的混合來講,是一個有趣的化學變化。
2.那么混合之后杯子里的物質會是什么呢?課外搜集。
5 鐵生銹了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2.鐵生銹的原因與水和空氣有關。
過程與方法:
3.通過觀察、實驗獲得證據,確定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4.通過對比實驗,探究鐵生銹的原因。
情感態度價值觀:
懂得確定一種物質是否是新物質需要有足夠的證據,培養證據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鐵銹是不同于鐵的物質,了解形成原因。
【教學難點】:
能設計完整實驗論證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堅持觀察記錄。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材料:鐵片、銹鐵、鐵銹、電路、磁鐵、錘子。
【教學過程】:
一.出示生活實例圖片
很多的鐵制物品被銹掉了,影響了我們的使用,要控制鐵銹就要了解鐵銹。
二.觀察鐵銹,和鐵形成對比認識
1.提出問題,明了探究任務:鐵銹是從鐵變來的,那么鐵銹是鐵么?生答。怎樣證明鐵銹是不同于鐵的新物質呢?
2.取出鐵、銹鐵、鐵銹(刮下來的),仔細觀察回答,如何支持我們的看法?
3.引導思路:要看鐵銹是否是鐵,除了觀察等外,我們還要看鐵銹是否擁有鐵所具有的特性來驗證,尋找證據借鑒課本資料實驗探討填寫35頁表格。(指出:是對比實驗,注意可變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實驗注意點)
4.反饋交流探討結果,展示填表。如何用你的發現說明你的看法的?
5.小結:我們通過觀察和敲擊、導電、磁鐵的吸引等實驗得到的結果都說明鐵銹不是鐵,是鐵產生的一種新物質,那么就是一種化學變化。是鐵和誰發生的化學變化呢?這是我們控制鐵銹的關鍵。
三.探索鐵銹形成成因
1.教師提出問題:是鐵和誰發生的化學變化呢?也就是鐵銹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2.學生大膽討論猜測。
3.制定研究計劃。
4.交流研究計劃,相互質疑補充,(對研究命題作出指導,通過比較“鐵為什么生銹?鐵生銹與什么因素有關?與具體學生單一猜想問題作出比較,指導問題選擇的可行性,人員分工等)新課標第一網
四.總結
1.下周我們再上課的時候,相信同學們對鐵銹形成的研究會有不小的收獲,我們還可以獲取避免生銹的方法。
2.閱讀43頁相關資料——鐵為什么會生銹
6 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化學變化會伴隨各種現象,根據這些現象可以初步判斷物質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
2.硫酸銅溶液和鐵釘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物質。
過程和方法:
繼續學習“假設—檢驗“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方式。
情感態度價值觀:
分辨現象與證據的關系,體會證據支持結果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了解化學反應的一般現象。
【教學難點】:
做好硫酸銅溶液和鐵的化學反應實驗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材料:半杯硫酸銅溶液,一枚鐵釘,一把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