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科學下冊復習提綱
第一章 植物的生長變化
1、植物在它們的生命過程中都要經歷出生、成長、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過程。
2、有些動物可以用根、莖、葉繁殖后代,但我們熟悉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它們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各不相同。
4、播種植物時要注意:要挑選那些飽滿的、沒有受過傷的種子;要將一塊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處;種子放在深度約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蓋上;之后澆上適量水放溫暖處;已經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時再澆花,要澆就要要澆透。
5、種子萌發先長根,再長莖和葉;植物的根向下生長,根的生長速度較快,每天約5毫米。
6、在做研究根的作用這個實驗時,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為了使試管中的水不會被蒸發到空氣中。
7、植物的根能夠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礦物質,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還能將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鳳仙花的葉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長,是為了吸收更多的陽光。
9、植物的葉子和幼小的植物的莖大部分是綠色的。
10、綠葉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廠”,葉子能為植物提供“食物”——養料。植物的養料能滿足植物的生長需要。這些養料是由植物綠色的葉依靠陽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1771年英國科學家普里斯特利發現了綠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氣,后來實驗證明這是植物光合作用釋放氧氣的結果。
11、植物的莖具有支撐植物及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植物的莖能從下向上將根吸收的水分和礦物質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從上到下將綠葉制造的養料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
12、一株鳳仙花大概能結出二十來個果實,每個果實可以有十七八粒種子。
13鳳仙花的主要生長過程: 種子→ 發芽→ 生長→ 出現花蕾→開花→ 果實成熟這幾個階段。我學會了用 測量 、 記錄、畫折線圖等方法來觀察一株植物的生長。
14、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土壤、適宜的水分和溫度等。
15、任何植物的莖上都有“節”,節在有些植物上很明顯,有些不明顯。葉子是長在節上的。
16、鳳仙花等植物的莖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長,叫直立莖;牽牛花的莖纏繞在其它物體上向上生長,這樣的莖叫纏繞莖;葡萄的莖攀緣在其他物體上向上生長,這樣的莖叫攀緣莖;紅薯的莖平臥在地面蔓延生長,這樣的莖叫匍匐莖。
第二章 動物的生命周期
1、自然界中的動物有很多種,它們的身體的外形、結構以及生活習性千差萬別,但所有的動物都要經歷出生、生長到死亡的全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它們的生命周期。
2、小蠶愛吃桑葉,桑葉要新鮮并保持干燥,要保持小蠶“房間”的清潔,把小蠶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
3、蠶的一生總共要蛻6次皮,其中幼蟲期要蛻4次皮。
4、蠶(幼蟲期)分頭部、胸部、腹部三部分。頭很小,有口器,有兩片“牙齒”的大顎,適于咀嚼桑葉;胸有三對足幫助口器把持桑葉;腹部有五對足,后端的背側有一個突起、
5、蠶寶寶吐絲前不再吃桑葉了,軀體發黃發亮,吐絲時身體運動,頭來回晃動,吐絲后身體變小,潛伏在內。
6、蛹身體呈紡錘形,由頭、胸、腹三部分組成,頭部有兩個黑色、小圓形、隆起的眼睛,胸部沒有環節,腹部有環節,眼睛下面有一對觸角的原始體,胸部的背面有盾片,從盾片生出兩對翅,體色呈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