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五單元教案
觀察與測量
教學內容
1、觀察與描述
2、用工具測量
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觀察。
2、初步學會幾種基本的測量方法。
3、認識到觀察與測量對科學研究的重要作用。
4、認識各種常見的測量工具和計量單位。
德育目標:
1、體驗到觀察是發現和探究之源。
2、體驗到借助工具可以擴展人的感官功能。
3、意識到技術對科學發展的推動作用。
4、體驗到所有感官一起工作,我們的觀察才會更全面、更準確。
5、體驗到科學技術是不斷發展的。
教學重點:
1、初步學會幾種基本的測量方法。
2、認識各種常見的測量工具和計量單位。
3、意識到只憑感覺是不可靠的。科學需要精確的測量數據。
教學難點:
1、運用眼、耳、鼻、舌、手等感官直接觀察自然事物,并用語言和圖畫描述其形態特征。
2、用放大鏡、顯微鏡、聽診器等儀器對物體進行較細致的觀察,并用圖和文字表示。
3、用尺、天平、量筒、溫度表、秒表等對物體進行定量觀察、采集數據,并做簡單記錄。
課時安排
第1課:1/2課時
第2課:1/2課時
第一課 觀察
教學目標:
1、能夠運用自己的視覺、嗅覺、觸覺、味覺全面過觀察茶葉的形狀、顏色、氣味、口味,并進行交流。
2、觀察不僅僅是用眼睛,各種感覺器官參與的識別活動都是觀察。
3、了解關于茶葉品種與品質的有關知識。
4、體驗科學探究中的認真、仔細、負責任、尊重事實等。
5、樂于交流、互助。
德育目標
1.敬佩我們國家的科學家。
2.同情、關愛殘疾的同齡兒童。
3.體驗科學探究中的認真、仔細、負責任、尊重事實等。
4.樂于交流、互助。
教學重點:
1、認識兩位中國科學家。
2、觀察不僅僅是用眼睛,各種感覺器官參與的識別活動都是觀察。
3、了解關于茶葉品種與品質的有關知識。
教學難點
能夠運用自己的視覺、嗅覺、觸覺、味覺全面過觀察茶葉的形狀、顏色、氣味、口味,并進行交流。
教學準備:
1.一些水果、布袋、絨毛玩具、沙。
2.燒杯、水、小勺子、干凈的筷子。
3. 一些簡單的小樂器或方便發出聲音的物體。
4.綠茶、烏龍茶、紅茶和花茶。
教學課時:1/2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互動性質 學生\老師互動的目的
集中話題 1、(出示書p54頁圖)提問:他們是誰?正在做什么?
2.學生認真觀看圖片,交流看圖心得。
3.小結。 1.認識什么是觀察。
探索和
調查 1、做游戲:猜猜猜(通過用鼻子聞、用手摸說出是什么物體)。
2.先嘗調制好的一杯糖水,在自己調一杯和它同樣甜的糖水。
3.游戲:請學生站在講臺前,面對黑板,猜猜背后是誰在哪個位置發出了什么聲音。
4.提問:你知道哪些有關茶的知識?
5.學生交流。
6.提問:我這里有四種茶分別是綠茶、烏龍茶、紅茶和花茶,你能一一辨認出來嗎?
7.每組選擇2—3種茶葉研究,并把觀察結果寫在活動記錄上,再進行匯報。 1.知道除了眼睛,我們還有其他感覺器官,可以獲得其他的視覺不能替代的感覺。
2. 認識味覺的作用。
3.測試聽力,體會聽覺的作用。
4.交流對茶葉的認識。5。通過全面觀察,獲得茶葉的知識、經驗與感受。
回顧和
解釋 1. 講述:請課后繼續收集關于茶葉的相關知識。 教學的延續。
第二課 測量
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