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法》教學反思
今天上了一節失敗的公開課,最起碼從我的角度來說,是不成功的!一直以來,大家談起“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法”一節內容,都說難教,我不怎么認同。可今天的“打擊”給我的感覺——難!問題在哪?我不得不從自己身上查找原因。
本節的目標有三:1、讓學生明白百分數的意義
2、讓學生會熟練地讀寫百分數
3、弄清楚百分數和分數的區別
其中目標1和3的教學難度可以相比,而目標2則顯得容易一些。
難點一:百分數意義的處理
預設:學生出示搜集的信息,并簡單說明其中百分數的含義,之后從中歸納出百分數的意義。
課堂實錄:
同學們,在昨天搜集百分數的過程中,你們對百分數有了哪些認識和了解?
生1:我會讀百分數
生2:我會寫百分數
生3:我知道百分數的意義!
師(出乎意料):是嗎?說說看!
生4: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
生(大叫):他是看了書上的概念
師:是嗎?那我們就利用自己搜集的信息,說一說其中的百分數所表示的意義。
[接下來學生在分析信息中的百分數意義時有些不知所措,局面有些緊張。]
反思:
其實,當生4在把“百分數的意義”從課本上“復制”到課堂上的時候,學生原有的理解已經全被沖淡。也許原來他們會從分數意義等角度來嘗試理解,但當“標準 ”的概念出示之后,誰還能充當駁斥教材概念的“勇夫”,只好一個個作罷。正因為他們對百分數的意義只來自于生4的一句“粘貼”來的話,而沒有真正的進行消化和理解,所以才會“不知所措”。可換個角度想,課堂本身就是生成的、動態的,關鍵是要教師要有高素質的調控能力,而自己卻不能隨機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難道不比學生更失敗嗎?所以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自己還需要加倍努力!
難點二:百分數和分數的區別
百分數和分數意義上的區別學生很難區分,是教學的又一難點。
預設:在學生理解百分數意義的基礎上,讓學生試著用百分數說一句話。師也用百分數說一句:“一根繩子長80%米。”讓學生發現其中的錯誤,之后再進行交流,借助判斷題明白二者的區別。
課堂實錄:
師:老師也用百分數說一句話:“一根繩子長80%米。”
生1:不對!應該說清楚占誰的百分之八十
生2:我回答,它占一米的百分之八十
生3:不對!80%是一個分率,不能帶單位
生4:分率加單位不就成數量了嗎?
生3:反正我沒有見過。
[此時,師重新借助概念讓生體會“百分數是一個分率,不能表示具體數量。”]
判斷:分母為100的分數是百分數。( )
此時,學生的意見分歧很嚴重。生1:對了,比如:150/100可以寫成150%
生2:不對,把1/2的分子和分母同時擴大50倍,就是50/100,也就是50%,分母不一定是100。
生3:我不同意,因為百分數表示的是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所以分母必須是100。
……
反思:
課堂上,我發現大部分學生不明就里,只有聽的份,學生的辯解在這里顯得毫無意義,此處的教學使學生陷入了混沌的狀態。但細聽參與辯解的幾個同學的發言,也不是沒有道理。分數不同于百分數的一點就是它還可以表示具體數量,而百分數卻不能。但學生經驗中缺少的也正是這一點,他們也是從自身的經驗出發來思考和表態的,雖然把問題拉得“戰線”很遠,但最起碼說明孩子們在思考。可不利的是大多數同學比較迷茫,到底對還是錯、意義到底是什么,他們還是沒有分清。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本身是換一種方法,卻沒想到“適得其反”,看來我應該這樣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