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六上第二單元 分數乘法
(二)、教學實施
1、出示第17 頁例1
學生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要解決的問題;
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用圖表表示數量關系,如:
?㎡ ?㎡
2500㎡
2500㎡
2、指導學生畫線段圖,并板書:
2500㎡
?㎡
| | | | | |
提問:想一想,應重點抓住哪個已知田間分析?這條線段表示什么?
根據“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 ”這個條件,應該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幾份?怎樣表示?(請一學生板演,其他學生嘗試自己畫圖,教師巡視)對照板書,把不正確的地方改正過來。
1、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
提問:想一想,“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是把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看成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5份,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占這樣的2份。)求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就是求誰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根據以上數量之間的關系,這道題應該怎樣列式?根據什么?
板書: 2500× =1000(㎡) 或 2500÷5×2=1000(㎡)
這樣列式是什么意思?(先把2500平均分成5份,再求這樣的份是多少。也就是求2500的 是多少。)
(三)、鞏固練習
1、一本書,看了 ,表示把( )看著單位“1”,平均分成( )份,看完的頁數占這樣的( )份,剩下的占( )份。
2、完成教材17頁的“做一做”注意提示:一個人的身高是鯨體長的 ,這里把誰看成了單位“1”,把誰平均分成了幾份?能用線段圖表示嗎?求這個人的身高多少米,也就是求什么?
3、完成練習四中的第2題,第3 題。
(四)、課堂小結
我們在解答“已知一個數,求它的幾分之幾是多少?”這種類型的分數乘法應用題時,首先要找準題中的單位“1”所對應的量,然后再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列式計算。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課題:分數連乘應用題
教學目標:使學生學會分析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會應用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解答兩步計算的分數乘法應用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邏輯性。
教學重,難點:掌握分數連乘的計算方法,突出一次計算,會解答分數連乘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說出下面各題算式所表示的意義,再口算各題
×2= ×3= × = × = 36× =
2、說出下面各題中的兩個量,應該把誰看著單位“1”。然后再給每題補充一個已知條件和一個問題,使它成為一道一步計算的分式乘法應用題。
母牛的頭數是公牛的 , 公牛頭數的 和母牛相等。
母牛的頭數相當于公牛頭數的 , 公牛的頭書相當于母牛頭數的 。
小組完成,集體訂正。
(二)、教學實施
1.板書:公牛有30頭,母牛的頭數相當于公牛的 ,小牛的頭數相當于木牛的 ,小牛有多少頭?(認真讀題,弄清題意)
2.指導學生畫線段圖:怎樣用線段圖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要求小牛的頭數,就要知道哪個量?(母牛的量)母牛的頭數又和哪個數量有關?(公牛的頭數)先畫一條線段,表示哪個數量?(公牛的頭數)崽化一條線段,表示哪個數量?(母牛的頭數)畫多長?根據什么?表示小牛的頭數的線段應該怎樣畫?板書:
公牛: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