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在第5課時之前)用比例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課前思考:
由于昨天電腦出了點問題,今天早上才看到,由于今天已經讓學生做了練習了,所以我打算另外再安排課讓學生練習,平時雖然也讓學生嘗試用解比例的方法解答,但沒有進行這方面的練習,安排一節課讓學生學會用解比例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課前思考:
教學解正反比例應用題的關鍵,是使學生能夠正確找出兩種相關聯的量,判斷它們是成哪種比例關系,然后根據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義列出等式(方程)。
課后反思:
本課時的學習內容是我們幾位數學老師商議后補充的,主要是學習用比例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高教導設計的教案中補充了幾道比較典型的實際問題,課上,我先讓學生用以前學習過的知識來解決,然后再思考題中有哪幾個數量,這些數量存在怎樣的關系,成比例嗎,成什么比例。最后再讓學生根據所成比例來列式。由于是第一次用比例來解決實際問題,而且對于學生來講,如果題中的數量成正比例的話,他們基本都能正確列出比例式。而當題中的數量成反比例時,學生倒反而不知道該如何列式了。另外,課中還組織學生將方程解與比例解進行比較,避免學生混淆。
課后反思:
由于之前沒有教過六年級,也不熟悉老教材的內容,很謝謝各位老師增加的用列比例式的方法解決問題,盡管新教材上沒有提供,但是還是應該讓學生掌握的。作為一名新教師,也在和學生一起成長,平時一直對學生提要求,換位思考一下,也應該對自身提高要求。
從學生的學習來看,剛開始找出題中哪個量是相關聯的,哪個量是不變的,學生有一定的困難。如第二題學生一開始會判斷說路程是一定的,雖然路程是不變的,但題中關鍵的還是這幾個字“照這樣計算”隱含的條件是速度一定。找到關鍵之后學生判斷它成正比例還是反比例,列出比例式解答就相應容易多了。這節課上練習的并不是很多,在課后也適當安排了一些練習讓學生完成。
課后反思:
補充了相關的補充練習,發現學生對基本的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判斷比較熟練,但對需要變式以后才能判斷的類型有些困難,平時練習中拓展練習補充的不多,學生思維可能達不到那個程度。補充的用比例解決的實際問題,原來老教材是分幾課時完成的,現在在同一節課中將簡單的、復雜的正反比例應用題在一節課上出示,學生可能一下子消化不了,也沒有體會到比例解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