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數的應用——納稅
五、指導練習 1.向學生詳細講解個人所得稅征收的目的。(調節個人收入差距,讓較高收入者為社會作更多的貢獻) 2.自學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標準。 3.理解“月收入超過1600元,超過部分按下面的標準征稅”這句話的意義。 舉例說明哪些情況不交稅,哪些情況要交稅。 解讀超過1600元不足500元的部分是什么意思;解讀超過1600元500元~2000元的部分是什么意思;解讀超過1600元2000元~5000元的部分是什么意思; 4.試著讓學生分解李明的媽媽月收入1800元。 要求自己試著列式。 5.閱讀書上第7頁的《你知道嗎》。 學生自學第4題的標準部分。 學生討論1800元應分成幾部分,哪一部分要交稅,交稅部分的稅率是多少?匯報后教師及時糾正錯誤的認識。 學生列式,集體訂正。 六、全課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與同學們分享?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