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教學實錄
教學內容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冊第26頁
教學目標
1、了解并掌握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2、理解并掌握體積高級單位與低級單位間的化和聚,能靈活運用解決問題。
3、培養學生的學習的遷移能力,學會用“猜想──驗證”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
教學重點
體積單位間的進率的推導和單位間的互化。
一、談話交流 引入新課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小禮物。(出示3 3 3的魔方玩具)不過要想得到這份禮物還得回答對一個問題:這個魔方中一共有多少個小方塊?
生1:54個。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魔方是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上有9個,所以是54個。
師:同學們,他算的是什么?(小正方形)而老師的問題是小方塊有多少個。你動腦筋了,可是很遺憾!
生2:15個。
生3:23個。
生4:19個。
師:第一個同學雖然沒有答對,不過他的可取之處是思考問題有根有據。
生5:我知道了,可以這樣看:假設拿一層下來,這一層每排有3個小方塊,有3排,共9個小方塊,魔方一共3層就是27個小方塊。
(其他同學點頭稱是)
師:很精彩的回答!你為大家贏得了這份禮物。今天老師也收到一個禮物(出示長方體的盒子),我覺得與我們數學學習有關家帶來了。同學們看,要想知道捆扎禮盒的繩子有多長,要用到什么計量單位?(長度單位)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
生齊:米、分米、厘米
一起回顧每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
師相機板書,說明千米和毫米本課暫不研究。
師:如果要知道外面包裝紙的大小,可能用到那些計量單位?
生: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相鄰面積單位間進率是100)(板書)
師:同學們覺得這個禮盒還有什么數學問題值得我們研究?
學生自然想到體積,并說出剛剛學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師:猜想一下,每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可能是多少?
生:既然長度單位是10,面積單位是100,那么體積單位應該是1000。
師:每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不是1000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板書課題)
二、組織討論 引導驗證
談話:同學們的這一推斷和猜想是不是正確?我們能不能想辦法證明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共同討論,如何證明我們的猜想。
學生討論后交流。
生1:我們的方法是,拿一個1立方米的正方體把它切成1立方分米的小方塊,看能不能切成1000個。
師:你們的方法很具有說服力,但目前,特別是我們的課堂上做起來有困難,對嗎?
生2:我有一個笨方法(羞澀),找一個1立方米的大紙盒,然后把1立方分米的小方塊放進去,看是不是正好放1000個。
師:我覺得你的方法一點兒都不笨(他眼睛一亮),只不過找一個剛好1立方米的紙盒子的確有些難,同學們能不能幫他創造一個1立方米的空間,也能用小方塊擺一擺?
生:在墻角圍。
生:對!用3根米尺可以可以借助墻角圍出1立方米的空間。
生:我們學習1立方米的時候就是這樣圍的。
請3個學生幫忙圍出1立方米。
師:你們都用紙板做了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現在可以現場來擺一擺了。不過我們真的要拿1000個來擺嗎?
生:我看不必,我們可以先擺一排看能擺幾個,再看能擺幾排,只要擺開頭的那個就行了。最后看能擺幾層,就可以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