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口頭解答,說出列式的理由。
[設計意圖]為學生獨立完成16題掃清障礙。
四、綜合練習,拓展提高。
聰明小屋
出示題目讓學生討論:要求上層原來有數多少本?根據已知信息得先求出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嘗試著把問題先轉化成簡單的問題進行解答,再找最后的答案。掌握解題方法與技巧。
五、課堂作業
自主練習11、12、16題。
六、 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反思]
這是一堂復習課,教師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起到引領作用。不同形式的計算練習讓學生加深并總結出了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規律。不同形式的內容和練習從易到難逐步遞進,即對基礎知識進行了復習,又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把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訓練有效結合,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平度市蓼蘭小學 王秀霞)
信息窗3 稍復雜的分數除法問題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83~86頁。
教材分析:
信息窗呈現的是世界文化遺產西藏布達拉宮的圖片,通過導游介紹的形式出示信息窗中的文字信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信息提出問題,展開對新知識的探究與學習。該信息窗包含的主要內容是運用方程解決稍復雜的分數除法問題。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熟悉了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分數的意義以及稍復雜的分數乘法問題的基礎上學習的,是繼續學習百分數、比和比例等知識的重要基礎。對于本部分知識的教學我們要特別重視利用線段圖進行教學,借助線段圖分析數量關系,從而找出基本的等量關系,再讓學生列方程解答。
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解決稍復雜的分數除法問題。會借助線段圖,分析稍復雜的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解決的分數除法問題的數量關系,并解決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掌握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解決稍復雜的分數除法問題的策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經歷把現實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的過程,進一步學習解決數學問題的思想和方法,養成科學探索問題的習慣。
4、在探索未知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和探究活動的態度。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引入:
1、 談話:
同學們,前面我們共同領略了故宮、秦兵馬俑等中國的古老文明,今天小導游將帶我們去游覽西藏的藝術寶庫——布達拉宮,大家高興嗎?
2、出示情境圖:
請大家認真聽導游介紹,根據這些信息提出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板書:
①布達拉宮共藏有多少件文物?
②布達拉宮南北長多少米?
[設計意圖]:上課一開始從游覽布達拉宮的話題引入,通過導游介紹的形式出示信息窗的文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
二、探索新知:
談話:同學們剛才提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我們就先來解決“布達拉宮共藏有多少件文物”這個問題。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題),指生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