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錐和圓柱(新人教六下)
3、
學會看圓錐的立體透視圖。
4、
培養觀察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1、
掌握圓錐的特征。
2、
會看圓錐的立體透視圖。
會測量圓錐的高。
正確地認識圓錐的高。(把圓錐的母線當成高)
圓錐的體積(2課時)新授1課時、練習1課時
1、
理解和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求出圓錐的體積。
2、
能解決有關圓錐體積的實際問題。
3、
學會知識遷移、轉化的學習方法。
1、
理解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2、
能正確計算圓錐的體積。
3、
準確解決圓錐體積的實際問題。
1、理解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的體積轉化過程。
1、讓學生自己選擇實驗的圓柱和圓錐。(留下等底等高深刻的印象)
2、做實驗,用有顏色的水(看起來明顯突出)。
3、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先讓學生明確解題思路。
1、忽視了等底等高。(判斷題)
2、計算體積時忘記乘以1/3。
【課時1:圓柱的認識】
教學重點具體分析:
1、
認識到圓柱有兩個底面并且是完全相同的圓形。(會用“底面”正確表述)
2、
認識到圓柱有曲面是圓柱的側面。清晰的呈現圓柱的側面展開圖。(允許不同的剪法出現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會用“側面”正確表述)
3、
▲能夠簡易畫出圓柱的展開圖。理解圓柱底面和側面的聯系。也就是側面展開后呈現的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長方形的寬就是圓柱的高。
4、
認識圓柱的高是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明確垂直),知道圓柱的高有無數條。(復習點與點、兩平行線間、兩平行平面間的距離)
教學重點突出策略:
1、
讓學生找圓柱實物(有可能會出現不是圓柱的實物)加以比較,感官上刺激形成表象。
2、
讓學生看著圓柱實物歸納圓柱的特征,互相補充完善,老師有條理地板書。
3、
設問:(1)圓柱的底面是圓形,圓柱的側面會不會是個規則的圖形?(要求證明)突出 展開圖。
(2)圓柱的側面與底面有什么聯系?(要證明)滲透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4、可利用裝滿牙簽的牙簽筒讓同學觀察說出圓柱的高,通過在透視圖中畫不同的線段理解圓柱的高的意義。(明確垂直,從直觀到抽象)
教學難點具體表現:
難以清晰的呈現圓柱表面積的展開圖。
原因分析:部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有限,空間觀念未建立(從立體到平面、從平面到立體)。
解決策略:
1、
▲讓學生想辦法用實物展示圓柱側面的展開圖(撕紙、本子卷、滾動等)。
2、
▲讓學生畫圓柱的展開圖。
【課時2:圓柱的表面積】
教學重點具體分析:
1、
掌握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底面周長*圓柱的高
2、掌握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側面積+兩個底面積(完全的情況)
3、▲掌握日常生活中,人們用到這些知識的實際例子:如水池的占地面積、易拉罐、油桶、水桶、管道、
油漆桶表面積=2個底面積+側面積
無蓋水桶表面積=1個底面積+側面積
煙筒表面積=側面積
4、
解決有關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實際應用問題。(1)計算制作圓柱實物的用料;(2)需要先算出側面積或表面積之后在計算價錢等數量(3)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考慮合適的取近似值的方法確定結果。(4)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
5、
根據實際情況用進一法取近似值表示結果。
教學重點突出策略:
1、
復習圓周長和面積的有關計算公式。為順利計算圓柱側面積和底面積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