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問“神圣”——我讀《這片土地是神圣的》
可當我反復閱讀三份不同譯本的《西雅圖宣言》時,再對照課本,我發現編者淡化了“紅人”和“白人”之間的種族仇恨,而幾乎全部保留了宣言中描述印第安人對土地的深情以及要求“你們”善待土地的語句,還以“大地不屬于人類,而人類是屬于大地的”作為全文的結束語。編者用意何在?我苦苦思索后,終于明白:以西雅圖為代表的印第安人對土地的深深眷戀,已不只停留在慨嘆部落領地喪失的無奈,而上升為對大地母親的深厚感情。他們呼吁,人類應還大地以“神圣”,保護大地及大地上的萬物,從而保護人類自己。
“神圣”的不應僅是“這片土地”,而是整個大地!
心存“神圣”的不應只是“我們這個民族”,而是整個人類!
此時,我們不禁要捫心自問:我們善待了腳下這片“神圣”的土地嗎?我們應該怎樣善待“神圣”的土地?我想,正是因為印第安人對土地的深厚感情感動了全人類,喚醒了人類的環保意識,西雅圖的這篇演說才被譽為是有史以來在環境保護方面最扣人心弦的演說。而這也是編者改編宣言的真正意圖。
嚼透了“神圣”這顆“千斤重的橄欖”后,我眼前豁然開朗:自己對“神圣”一詞的叩問過程,不正是引導學生層層剝筍、解讀文本的過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