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浙教習作訓練教案2篇+范文)
寫了老師的動作、神態和語言]
寫了我的心理活動(重點)
還有同學的反映
(3)、歸納方法
把事情的幾個方面(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寫具體
五、 學生口敘作文
老師作指點,哪些地方要補充內容,把經過寫具體
課后小結:親身經歷的事都能寫,但要做到有意義,就有一定的困難,重點應放在什么才是有意義的事上。
第二教時
教學要求:
學生作文,教師巡回指導,選擇部分作文做評講指點,然后學生修改作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作文,修改
教學過程:
一、 學生作文,教師巡視個別輔導,并了解學生作文中的優點與不是
二、 選取典型問題低額作文1---2篇
讓學生自訴,師生評議,提出修改意見
評議重點:
最能表達習作意圖的這部分內容有沒有寫具體?該怎么改?
三、 選擇較好的作文1—2篇交流
四、 對照習作要求和評改意見,修改作文
課后小結:評價有一定的難處,不知道該怎么說,平時應注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記親身經歷的一件事》范文舉例
上中學后我遇到了一件事,它刺傷了我的心,也使我學會了承受挫折與忍耐。
上初中已有一個多月的光景,可班里的大、中、小隊干部都尚未確認。袁老師說,在下午的班會課上做一次評比,把它定下來。我也興致勃勃地參加了這次演講。
星期一的下午,陽光明媚。剛一走進教室就感到不太尋常,三五個人湊在一起嘰嘰喳喳也不知在議論些什么,熱心腸的同學還在問我,想當什么?演講稿寫好了嗎……我總是笑容可掬地答應著,可心里不免有些擔心,反復地自問著:“我行嗎?我行嗎……”
隨著鈴聲的響起,評比開始了。上臺演講是自愿,同學們一個個精彩地說著,一個個都比我準備得要好。我膽怯了,遲遲拔不動腿,在座位上越坐越穩當。正當我鐵了心想要放棄時,袁老師問:“有誰還想再說一說?”話音剛落,有些曾詢問過我情況的同學就不斷喊著我的名字,我“被迫”上了陣。臺詞早就背好的,可總有一種“自卑感”在作祟,聲音越說越小,臉卻越說越紅。到了最后,也不知是怎的,站在那里搖搖晃晃,有些不知所措的樣子。好歹說完了,我一溜煙兒“奔”回座位上,趴在桌子上,不想去看,也不想去聽……要唱票了,我緊張得不得了,眼睛死死地盯著黑板,心臟都快要從嗓子眼兒里跳出來了。但事實證明,我落選了。
第二天,袁老師宣布,要另選兩個班委,因為昨天選的人數不夠。而我卻再次落選。怎么會呢?我的票數明明在前七名的。我帶著滿肚子的疑惑與不解去找袁老師,而她卻笑笑說:“你還不夠成熟,不適合當班干部……”
“我真的很不成熟嗎?”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斷地問自己。
“是啊,我平日在學校里不是蹦就是跳,老師交代的任務總是完不成,不是忘帶這個,就是少拿那個,哪還像個中學生?”我哭了。
我很傷心,于是更加努力學習,我要爭取在下一次的評比中取得成功。
范文點評:
這篇文章記錄了小作者的一次親身經歷,它最大的成功在于心理活動的描寫。班級內的競選,小作者作為參選者,在選舉之前,一方面“笑容可掬地應答著”同學,一方面“心里不免有些擔心”;選舉之中,我“膽怯”、“被迫上陣”、“聲音越說越小”、“不知所措”;選舉之后的緊張、彷徨、奮起,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是很難描寫得如此逼真的。小作者的成功,給我們一個啟示:寫文章切忌憑空捏造,只有記錄自己的真情實感的文章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