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教學設計之三
(1)這句話也感到很激動。這說明大家都盼望著能早一天趕走荷蘭侵略者,早一天收復中國臺灣,早就等不及了。
(2)那你覺得,這句話中哪個詞用得好?
(3)體會“終于”用得好,因為它寫出了大家昐望早日收復中國臺灣的心情。還有中國臺灣人民那種“恨透了”的心情。還能看出鄭軍官兵必勝的心情。
4、小結:同學們說得很有道理,而且讀書也很有方法,能夠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詞語。讀書就要這樣,對于文中恰當而傳神的詞句就要細細地品味,好好地學習。其實,像前面的“殘酷地奴役”“恨透了”“慷慨激昂”這些詞語,之所以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在于作者高超的遣詞造句水平。一個詞用得好,一篇文章就活了!就有生氣了!這和“畫龍點睛”說的是一個理。好!我們一起把這一部分讀一讀,體會體會。
5、生齊讀“渡海東征的這一天終于來到了……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三)體會“痛快”
學生交流,隨即出示第五節
1、扣句:
“隨著一聲巨響,所有的艦船都震動起來,……原來是一個炮手瞄準敵艦放了一炮,剛巧打中了彈藥庫。那艘敵艦被炸成碎片,飛向天空。”
敵人的彈藥庫爆炸了,真是大快人心!
(1)小結揭示:這是典型場面的描寫。
“他們團團圍住敵艦,使敵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
——鄭軍官兵作戰勇猛,把敵艦包圍了,他們的大炮也沒有作用了,這樣,他們就只有等著挨打了,臺灣同胞總算出口氣了。
“敵人驚恐萬狀,敵艦隊亂作一團。鄭軍官兵乘勢用鉤子鉤住敵艦,一個個跳了上去。敵艦官兵無法逃脫,只好統統舉手投降。”
——我從這里感到很開心!很痛快!這些荷蘭侵略者,他們作惡多端,今天這是罪有應得!惡有惡報!他們被迫投降,鄭成功終于收復中國臺灣了。
追問:哪個詞讓你痛快?
“統統舉手投降” “驚恐萬狀”:他們終于有這一天!這就是他們的末日!早知如此,他們何必當初呢?
(2)小結揭示:這是對敵人的描寫。
2、從典型場面和敵人慚樣的描寫中,除了看到敵人的狼狽樣感到痛快之外,你還體會到了什么?
(鄭家軍的英勇善戰,奮不顧身)
3、認真讀讀課文,找出描寫鄭家軍的句段,體會從什么地方感受到他們的勇猛和奮不顧身?
學生交流,出示句段:
“英勇的鄭軍官兵冒著敵人密集的炮火,架著艦船向敵人沖去。”
這里有個“沖”字,你讀出了什么?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反復讀悟:
(1) 現了官兵的奮不顧身。
(2) 體現了鄭軍的軍事戰略才能
感情朗讀句子:
(3) 小結揭示:用詞準確。
4、這一節重點描寫了收復中國臺灣的戰斗過程。運用了準確生動的語言,通過敵我雙方的描寫和典型場面的描寫,表現了鄭軍勇往直前,同仇敵愾的大無畏氣概,刻畫了敵人落花流水,驚恐萬狀的狼狽樣。
(四)交流“開心”
1、你們說,后面的四小節,讀到哪一節最開心?
生:第六節。
2、哪些詞句讓你開心?
——讀到“喜出望外”我很開心。因為鄭成功的軍隊到了,中國臺灣又回到了我們的手里。讀出“喜出望外”
—— “街頭巷尾,鞭炮之聲不絕,人們載歌載舞,歡慶勝利。” 我讀到這里覺得特開心!勝利了,再也不受侵略者的奴役了,我們自由了!讀出歡慶勝利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