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一課時設(shè)計
(廣袤無垠:廣闊無邊,大得沒有邊際。
青石嶙峋:山峰、石頭突兀,重重疊疊。
藍天的顏色厚重,大塊大塊的云團留在天空中,一動不動,死氣沉沉。)
青海高原古時候就是邊塞戰(zhàn)場,詩人們用凝練的語言將青海高原的荒涼寫于詩中,你知道哪些邊塞詩?好,咱們來欣賞幾首。
{出示: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王昌齡《從軍行》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王之渙《涼州詞》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1)羌笛的哀婉,長云的凝重,無不讓青海高原籠罩在蒼涼的氛圍中,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出示:我站在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連綿的鐵鑄一樣的青山,近處是呈現(xiàn)著赭紅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樹。沒有樹族的原野顯得尤其簡潔而開闊,也顯得異常的蒼茫。
(1)你看見了什么?給你什么感覺?從哪里讀出來的?你來讀。
“站在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連綿的鐵鑄一樣的青山,近處是呈現(xiàn)著赭紅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樹。”這就是廣袤無垠。
三、再見柳樹。
1、在這異常蒼茫的青海高原,作者卻驚見了一株柳樹。讓我們再來看看這株柳樹。
出示:第五節(jié)
2、你們再讀讀,此時此刻,你又有什么感覺?
指名讀
3、難怪作者走到李家峽水電站總部的大門口,一眼就瞅見了這株大柳樹,不由得“哦”了一聲,難怪作者會這樣驚訝,(引讀------這株柳樹怎么會生長起來壯大起來,造成高原如此壯觀的一方獨立的風景?
四、總結(jié)過渡
這株柳樹是怎么在這塊蒼涼的土地上,神奇地生長起來的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