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青海高原一株柳
教學要求:
知識與能力: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句,通過課堂語言實踐活動,逐步培養語言領悟的深刻性和準確性。能想象課文描繪的情景。
過程與方法:想象課文描繪的情景,通過故鄉的柳樹與青海高原柳樹的比較,感悟青海高原上的這株柳樹身處逆境時所表現出的強大生命力。
情感與態度:感悟青海高原上的這株柳樹身處逆境時所表現出的強大生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想象課文描繪的情景
教學難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清課文脈絡,感悟中心;誦讀最后一小節,啟迪人生感悟。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解題,明確讀文重點
1、背誦賀知章的《詠柳》,介紹柳樹常識(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枝條柔韌,葉子狹長,柔荑花序,種類很多,有垂柳、旱柳等。)
2、板書課題,指名讀題。提問:你覺得這個題目強調了什么?(青海高原)一株生活在青海高原上的柳樹有什么特別之處嗎?作者寫這篇文章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3、簡介作者。陳忠實1942年6月生,西安市東郊灞橋區人。1965年初發表散文處女作,主要從事小說創作,兼寫散文。已出版《陳忠實小說自選集》三卷,《陳忠實文集》五卷。《信任》獲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渭北高原,關于一個人的記憶》獲1990~1991年全國報告文學獎,長篇小說《白鹿塬》獲第四屆矛盾文學獎(1998)。現任陜西省作協主席。
二、檢查預習。
1、 出示詞語,指名朗讀。
廣袤無垠 青草覆蓋 寸草不生 青石嶙峋 深邃 凝滯 開闊 蒼茫
蒼郁 鍛鑄 虐殺 摧毀 艱苦卓絕 起死回生 不可思議 望而生畏
婀娜多姿 風情萬種 急驟
正確朗讀各組詞語,在此基礎上,淺談讀完各組詞分別給你什么感覺。
2、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給足時間,讓學生充分朗讀。)指導朗讀長句子。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再次瀏覽課文,想想每個小節都講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開篇點題,寫這是一株平常的柳樹。
第二自然段將這是一株令“我”望而生畏的神奇的柳樹。
第三、四、五自然段寫青海高原上的柳樹以其獨特的形象,給荒蕪、蒼茫的高原帶來了一方獨立的風景,給人以生命力量的震撼與感召。
第六、七自然段,通過作者的猜測和想象,演繹了這株柳樹如何在高原嚴寒與雷電轟擊中頑強地生存下來的堅貞力量與不屈的生命力。
第八、九自然段通過與故鄉柳的比較,贊揚了高原之柳沒有抱怨與畏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全部身心之力生存下來,在一線希望中成就了一片綠蔭。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理順課文層次。
四、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3、讀拓展讀本相關文章。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
二、讀悟“青海高原”。
1、文中哪幾小節寫了“我”看到的青海高原。
2、自讀三四小節,邊讀邊想“我”看到了什么?
3、交流讀相關的句子,你想象這樣的畫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