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青海高原一株柳
教材分析:課文以優美的筆觸,大膽地猜測與想象,描寫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樹,經過高原風雪,雷轟電擊,卻頑強地生活了下來,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個壯觀而獨立的風景,贊揚了柳樹偉大的生命力。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聽寫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想象課文描繪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這株柳樹身處逆境時這種強大的生命力。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悟青海高原上的這株柳樹身處逆境是所表現出的強大的生命力。教學難點: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想象課文描繪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這株柳樹身處逆境是所表現出的強大的生命力。教學時間:兩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朗讀課文,理解字詞,知道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學過程:一、 揭題解題
1.板書課題:青海高原一株柳
2.提到“柳”,我們自然會想到晚風拂柳、柳葉彎眉等詞,柳在我們的心目中常常是柔美、纏綿,婀娜多姿。可今天我們要學的柳并不是這樣的。請同學們讀題。3.這是哪里的柳?再讀一遍。二、 自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
1. 學習字詞:可以就一個生字說說意思,說說字形,你也可以就某一個或某一些字讀一讀,當然,你也可以就某一個字想到的說一說。出示生字:鑄 抑 虐 摧 誦 卓 怨 韌
2. 課文內容:
a 自讀,這篇課文寫了那些方面的內容?
b 課文寫了這么多內容,你覺得文中那句話最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估計學生回答:
(1)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樹,它佇立在青海高原上。
(2)命運給予他的幾乎是九十九條死亡之路,它卻在一線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綠陰。
(3)這株柳樹卻造就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跡。
(4)這株柳樹沒有抱怨命運,也沒有畏怯生存之危險和艱難,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與生存環境抗爭,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韌勁生存下來,終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壯麗的風景
……
啟發學生用因果關系的句式說話,引導到“神奇”上,即第(1)句最具概括性。
c 出示第(1)句,指導朗讀。
三、再讀課文,深究重點
1.如果把“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樹,它佇立在青海高原上。”這句話濃縮成一個詞,你覺得哪個詞最合適?
2.這株柳樹到底神奇在哪里?請同學們仔細地讀讀課文,找出相關的語段,把你感觸最深的語段,好好地讀一讀,如果能把你的感受在有關詞句旁邊寫一寫就更好了。
3.學生讀讀畫畫寫寫,教師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