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上的霍金》教學設計
(請學生簡單講兩個,剩下的自行課后探究)
4. 課文里還有哪些地方更讓你覺得霍金是位非凡的科學家?
句段3:雖然,他的身體一點也沒有離開過輪椅,但是,他的思維卻飛出了地球,飛出了太陽系,飛出了銀河系,飛到了上百億光年外的宇宙深處,飛向了神秘莫測的黑洞。他在大腦中想象著,論證著,計算著。
(在全身癱瘓不能說話的艱難痛苦之中,霍金始終沒有停止思考和科學研究,這一點是我覺得他擁有非凡的意志力和探索精神。)
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想想霍金是怎樣開展他非凡的研究工作的?
(霍金雖然行動不便,但是他的思維很廣闊,不受局限,與身體被禁錮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可以從“飛出、飛出、飛出、飛到、飛向”看出。)
(他的思維能力很強,可以僅僅憑借自己的大腦進行完整的論證計算。)
點出相應詞語。
齊讀,再次感受霍金以非凡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進行研究。
5. 再找一找,課文還有哪些地方寫出了霍金以非凡的毅力進行研究的過程?
學生找出并朗讀5-7自然段。
在這里“頂禮膜拜”是什么意思?(跪著雙手放在地上用頭頂碰到崇拜者的腳的最高禮節,現多用于貶義,表示盲目崇拜)
是啊,霍金不愿意把時間用在盲目崇拜著的身上,他每天要干的事有哪些?你從中看出他哪些非凡的品行?
(好幾個小時的潛心研究;無私地幫助正在學習的研究生;鼓勵學生質疑)
6. 正是因為這樣,所以說
句段4:霍金的魅力不僅在于他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為他是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
指導朗讀兩遍。
想一想,怎樣才能把這一句讀好,怎樣才能把我們閱讀課文的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點出“不僅在于……更因為……”指名讀好。
讀到這里,我們一定對霍金的生平有了更深的感受,誰愿意再一次使用這樣的句式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
出示讀了課文,我認為霍金是一個,不僅因為,更因為。
看來很多同學已經成為非凡的科學家霍金的知音。和大家的感受一樣……
引讀他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動了大眾。
7. 也正是因為這種深深的感動,使得一位年輕的女記者向霍金提出了一個特殊的問題,請大家默讀課文9-12自然段,想想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一段寓意深刻的問答。
誰來讀一讀女記者的提問。請問女記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提問的?
(景仰:敬佩,仰慕;悲憫:同情,哀憐。)不能理解的話請將提示語一起讀一下。
那么女記者的提問過后,為何現場會鴉雀無聲、一片靜默?
(說的對,人們都同意,才會鴉雀無聲、一片靜默,因為大家怕這樣唐突和尖銳的問題會讓霍金感到傷心)
換做別人,聽到這里或許已經滿臉的悲傷,滿眼的淚水,但是霍金,他的反應又是怎樣的呢?老師來讀霍金的反應,大家想想該怎樣把霍金的回答讀好,接著讀下去。
出示句段5:我的手指還能活動,
我的大腦還能思維;
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
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師生交替讀。
大家怎么理解霍金出乎人們意料的反應和回答?(學生嘗試說)
誰愿意再來讀一讀,感受一下霍金的內心世界?
學生讀,教師引導:女記者認為命運讓霍金失去了很多,霍金卻認為自己擁有很多?為什么比起正常人霍金明明失去了很多,卻還那樣滿足于自己擁有的部分呢?再讀霍金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