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上的霍金》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學家,更是一位
生活的強者.
3,教育學生學習他勇敢頑強的偉大人格和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
教學過程:
一,名言導入,初步感知形象
1,(出示霍金圖片)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霍金)是的,他就是"宇宙之王"-史蒂芬 (板書:霍金)
分別出示:
別人說:"他是一個智慧的大腦,一個神話傳奇,一個繼愛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科學思想家."
他說:"如果一個人沒有夢想,無異于死掉.無論命運有多壞,人總應有所作為,有生命就有希望."
2,今天,讓我們再次走近霍金,去感受他的魅力,去體會這位"輪椅上的勇士"帶給我們的心靈震撼.(補全課題)
(朱校長評:開篇言簡意賅,兩段文字的出示既激發了興趣,又基墊了感情.)
二,解讀文本,感悟命運的殘酷
1, 出示照片,當你第一次看到這樣一個人,他給你怎樣的印象
2,對于霍金來說,命運從來都是殘酷的.
出示:命運對霍金十分殘酷
3,請同學們默讀第3自然段,思考:這種殘酷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朱校長評:看似平常的問題,其實是對學生閱讀概括能力有效訓練.)
4,師生交流:
出示:身體完全癱瘓
"1963年,21歲的……禁錮在輪椅上."(出示)
你從哪感受到這種殘酷的 (21歲,完全,長期禁錮)
出示資料:"盧伽雷氏癥"最初表現為肌肉無力,隨后會發展到說話困難,吞咽費力,語音含混不清,癱瘓,呼吸肌麻痹,一般在幾年內死亡.現代醫學對此病束手無策.
你對霍金表示——(同情,悲哀……)請你讀一讀.
你為霍金表示——(同情,悲哀……)請你讀一讀.
出示:剝奪說話功能
"1985年,霍金……說話的功能."(出示)
指名讀,師評價:老師聽到你把"又"讀的很重,這是為什么 換成個成語應該是——雪上加霜等
命運對霍金真的是殘酷的,誰來讀 (指讀)
出示:身體徹底變形
"40年過去了……標志性形象."及圖片(出示)
如果老師讀這段話,你希望老師讀出什么來 師范讀.
(朱校長評:余老師對"命運的殘酷"的這部分內容處理的相當貼切,且形式與方法各不相同——不同的閱讀理解,不同的朗讀訓練)
這是他的標志性形象,這是更是命運如此殘酷的標志!
導讀
命運對他如此殘酷,因此:他不能寫字——讀文獻時——
同學們,命運對霍金的折磨,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補充出示: "2002年霍金來中國時,尚能用三根手指敲擊鍵盤與人交流,而2006年6月來訪,已經64歲的他只能依靠活動眼睛來'說話'."
曾被診斷只能活兩年的霍金,是靠什么挺過了這幾十年 不妨讓我們借助一段文字,走近他,去了解他的心聲.
出示:他對命運說:"隨你的便吧!"
他對自己說:"時間只有兩年,不算多,要努力做些有意義的事,讓生命留下一點輝煌."
(朱校長評:利用與提升人物形象,品質相關的名言來過度,有新意,也很自然.)
三,理解品味,感悟物理成就
過渡: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思考:霍金讓生命留下了怎樣的輝煌
1,師生交流:
出示1:
"飛出了……飛出了……飛出了……飛到了……飛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