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兒》說課稿
1、(展示多媒體課件)指名讀《示兒》,結合正音,檢查學生自學字詞情況。
元:同“原”,本來的意思。元知:本來就知道。
萬事空:什么都沒有了的意思。 九州:指全國。
同:統一。 王師:指南宋的軍隊。
祭(jì):祭祀。 乃(nǎī):你,你的。乃翁:你的父親。
2、學生質疑。
二、解題并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
1、同學們,看到詩的題目《示兒》你是怎樣理解的?
2、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 激發與詩詞內容相適應的情感,力求讓學生的情緒與詩詞產生共鳴。簡介作者及時代背景,營造感人的場景,回憶事物情境。只有把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把他們帶入特定的境界之中,才有可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參與到學習中去。)
宋代大詩人陸游是一位愛國詩人。在他三歲的時候,汴京就被金兵占領了。他從小就立下抗金救國的志向,長大后他曾經親自上戰場,參加過抗金的戰斗。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堅信抗金必定勝利。陸游一生創作很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政治抱負,表現人民的生活,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示兒》這首詩的他八十六歲高齡,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時候寫給他的兒子的臨終囑咐。
三、齊讀這首古詩。
想一想:陸游逝世前最牽掛的是什么事?
四、默讀課文,理解詩意。
1、結合注釋,試一試自己是否讀懂了詩句,全班交流。
2、教師提問個別學生,其他同學可補充糾正,教師適時點拔。(播放flash動畫,配以低沉的音樂背景) “死去元知萬事空”,“元知”本來就知道,“萬事空”什么都沒有了的意思。理順這句話時需增補詩句中原來省掉的“我”,還需按我們今天的語言習慣調換詩句中詞語的順序。“但悲不見九州同”,“但”只。“九州同”指全國統一。這句詩的意思是:我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只是為看不見全中國統一而感到悲傷。“王師北定中原日”,“王師”指南宋軍隊。“定”平定,收復。“中原”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領的地區。“家祭無忘告乃翁”,“家祭”祭祀祖宗。“無”不要。“乃翁”你們的父親。這句的意思是:宋朝的軍隊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時候,祭祀祖宗時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的事,告訴你們的父親。 (▲ 古詩詞由于語言 精煉含蓄,要引導學生從語言入手,理解字、詞的意思,體會詩句的深刻含義。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對凝煉含蓄的句子主要是把它們形象化。采用想象,把含蓄的古詩轉化成圖畫,音樂、故事,使學生易于接受)。
五、用自己的話把整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意在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六、自由讀古詩。
1、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是的,陸游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占著的中原領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統一,從這里我們可以領會這首詩通過寫詩人畢生的心事和希望,表達了他渴望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