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 冬夜讀書示子聿 觀書有感》教學設計
【教學理念】
學生通過課堂學習有了明顯的發展是教學有效、高效的標志。因此,在教師、學生組成的學習共同體中,學生應放在首位,教師只是共同體中的首席。從而,把傳統的“教”與“學”轉變成“學”與“教”。“學”要有方向,“學”要有目標,鑒于此,本課堂教學主要抓兩點:1、提出目標;2、達成目標。其中,提出目標有兩種途徑:1、學生提出;2、教師幫助提出。目標分兩個層次:1、普適性目標;2、提高性目標。達成目標也有兩個要求:1、普適性目標全體學生必須全部達成;2、提高性目標可以是大部分學生達成,其余學生可先接受熏陶,暫緩達成。達成目標也有兩種途徑:1、學生自學達成,側重點是普適性目標;2、教師幫助學生達成,側重點是提高性目標。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意思,能借助圖畫,想象《觀書有感》所描繪的景象。
4、感受古詩文字和意境的美,領悟知識和實踐的關系,懂得不斷讀書,不斷吸取新知識的重要性。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學習第一首詩《冬夜讀書示子聿》】
一、揭示目標。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出示《冬夜讀書示子聿》插圖。
2、說說你看到怎樣的畫面?
3、理解詩題大意。
(二)師生共同提出學習《冬夜讀書示子聿》的目標。
1、你覺得學通過學習,我們應該達到什么目標?
2、師生共同提出目標如下: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冬夜讀書示子聿》。
(2)能理解詩中的詞語,并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合理優美表達出整首詩的意思。
(3)讀了這首詩你明白什么道理。
(4)拓展:合理想象,合作表演再現陸游教育兒子子聿的情境。
【設計意圖學習有了目標,學習才有方向。本環節主要是引導學生針對學習內容提出合理的學習目標,為學生的自我發展奠定基礎。目標主要應該是學生自己提出,教師作為學生中的首席,可參與并引導學生盡量保證目標切實可行。】
二、學生自學。
(一)提出自學要求。
1、自己學習。2、小組交流。3、與老師交流。
(二)激勵催化進度。
1、教師根據學習目標的難易,給出一個適當的自學時間。
2、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根據先行者的經驗,激勵后進者。
【設計意圖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教師要學會放手,讓學生根據目標自學。教師再給予相應的激勵,運用規定時間的策略進行催化,使他們的自學潛能得以快速釋放,自學水平也能獲得相應提高。】
三、反饋點導。
(一)能正確、流利、較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冬夜讀書示子聿》。
1、出示《冬夜讀書示子聿》。
2、請學生讀出節奏,初步指導學生讀出老人關愛兒子的情感。并激勵學生能夠快速記憶當堂背誦。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二)能理解詩中的詞語。并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合理優美表達出整首詩的意思。
1、師生合作理解部分詞語意思。
(1)示:指示,訓示,告訴。(2)子聿(yù):陸游的小兒子。
(3)學問:指讀書學習,即做學問。(4)工夫:時間(指占用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