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 冬夜讀書示子聿 觀書有感》教學設計
(5)無遺力:遺,保留,無遺力就是精力毫無保留,即竭盡全力。
(6)紙:書本。(7)終:到底,畢竟。(8)覺淺:淺,膚淺,淺薄;覺淺就是感到膚淺,不夠完善。(9)絕知:徹底弄清楚。(10)躬行:親自實踐。
2、師生合作理解古詩大意。
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終身為之奮斗,往往是年輕時開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未能理解知識的真諦,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去躬行實踐。
(三)聯系生活、聯系已知來理解這首詩告訴我們的道理。
1、聯系生活、聯系已知加深理解第一、二兩句的意思。
(1)有哪些故事能夠證明“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的?
(2)引導學生講一講“懸梁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借光”等成語故事,播放《鑿壁借光》動畫,讓學生切實體會古人讀書做學問真是不遺余力、孜孜不倦。
(3)有哪些古詩寫“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的?
(4)引導學生感悟顏真卿的《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2、聯系生活、聯系已知加深理解第三、四兩句的意思。
(1)有哪些故事能夠證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
(2)引導學生舉趙括紙上談兵的例子以及自己學游泳等生活常識來加深理解。
2、詩人在這首詩里想告訴小兒子的做學問的道理是什么呢?你明白了嗎?
(1)引導學生理解詩人告訴小兒子做學問要做到:一要勤奮,二要實踐。
(2)讓學生說說自己將會怎么做。
4、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冬夜讀書示子聿》。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師生合作相互檢查目標落實情況。通過學生的自我匯報,相互啟發,能夠使學生達成普適性目標,教師引導學生聯系生活、聯系已知加深對文本理解,使學生對達成的目標掌握更牢固,更持久。】
四、拓展提高。
1、合理想象一下,陸游為什么要在冬夜告訴小兒子這個讀書感受呢?子聿聽了以后又會說些什么呢?合作創作小劇本,進行創意表演。
2、出示:簡介陸游生平以及他對子女的關愛的小故事。
3、學生閱讀后小組合作創作小劇本,創意地演練。
4、推選同學登臺表演。
【設計意圖本環節主要是達成學生的提高性目標,不必每個學生都理解到位,主要是通過學生的合作創造劇本,然后創意表演,加深學生對這首古詩的理解。】
第二課時
【學習第二首詩《觀書有感》】
一、揭示目標。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出示書上《觀書有感》插圖。
2、說說你看到怎樣的畫面?
3、理解詩題意思。
(二)師生共同提出學習《觀書有感》的目標。
1、你覺得學通過學習,我們應該達到什么目標?
2、師生共同提出目標如下: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觀書有感》。
(2)能理解詩中的詞語,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能借助圖畫,想象《觀書有感》所描繪的景象。
(3)讀了這首詩你明白什么道理。
(4)拓展:自學第二首《觀書有感》。
【設計意圖學習有了目標,學習才有方向。本環節主要是引導學生針對學習內容提出合理的學習目標,為學生的自我發展奠定基礎。目標主要應該是學生自己提出,教師作為學生中的首席,可參與并引導學生盡量保證目標切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