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林子》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點評
1、(1)課文寫了關于玄奘的什么故事?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一會兒。
生初步概括。評論:說清楚、說完整了嗎?這堂課我們就重點來學習如何把一件事情說清楚、說完整。(板書:清楚 完整)
(2)一件事情總有它的前因后果,我們把課文分成三部分,怎么分?(板書:起因 經過 結果)
2、下面我們先來研究:玄奘為什么原來想在法門寺苦心修煉,后來又產生了動揺,要離開呢?
生默讀課文第一部分1到3自然段,交流。(板書:應酬多 不如人 別人的勸說)
3(1)、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玄奘決定離開法門寺了,他去向方丈辭行,請繼續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4到9自然段。
(2)第二部分在寫法上有一個鮮明的特色,寫了人物的幾次對話?
從三次對話中,你讀懂了什么?來談談好嗎?
學生交流。(板書:太陽 燭火 薪柴 修長 挺直 棟梁 (比喻 象征))
(3)方丈用一系列事物作比喻來說明一些道理,婉轉地來勸說玄奘留在法門寺修行,這是事件的經過。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嗎?
4、事情的結果又怎么樣呢?(板書:成為名僧)
5、剛才我們通過讀書、討論、交流,知道了這些事物所比喻、象征的含義。現在我們把整個故事的前因后果說清楚、說完整,好嗎?
(點評:這一版塊是本課時的重點,分為三大環節。第一環節,讓學生默讀課文后,初步說說故事的梗概,然后把課文分為三部分,理清文章的脈絡。第二環節,在反復的閱讀中,通過交流、對比,引領學生感悟各種意象的比喻、象征的含義。如“燭火、薪柴”等指平常普通、默默無聞、難成大器的人;“太陽”喻指在名寺里功德圓滿后把佛光普照天下的、有大作為的人。“修長、挺直、棟梁”等皆象征自強不息、奮發向上、建功立業的人。比喻、象征是本文寫作的一大特色。再此基礎上,要求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概述事件內容,使學生明確:表達要清楚、要完整。加強了有序思維的訓練與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