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習作3》、《習作 4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1 .組織有效的實驗活動,增強學生參與意識,豐富他們的生活體驗,在提高學生觀察能力、認識事物能力的同時,為習作“言之有物”做好儲備。
2 .以“再現科學實驗展示活動”作為習作教學的組織形式,激發學生樂于交流,主動投入寫作活動。
3 .課上快速成文,加強修改、評議環節,更有針對地加強了本次習作的訓練,提高了習作教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4 .課后延伸,激發觀察、表達熱情,使學生每一次習作經歷產生良性循環。
附優秀習作:有趣的實驗
今天,姜老師帶了兩條小魚、一根試管和一支蠟燭。我們心里十分疑惑:為什么今天會帶這些莫名其妙的東西。原來,今天老師要做實驗,讓我們在實驗中獲取知識與樂趣。大家興奮極了!
實驗開始前,老師先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將魚放進盛滿水的試管,再把試管放在火上,里面的魚會不會死掉呢?一聽這話,頓時大伙兒像一滴滾進熱油鍋里的水——炸開了。大家各抒己見,有的說:“魚肯定會死。”有的說:“不把魚煮熟才怪呢!”當然,要拿事實說話,實驗開始了!
老師將一條活潑的小魚放在了盛滿水的試管中,接著把蠟燭點燃。“吧吧吧”火苗點燃了,老師又把試管放在火苗上方。只見試管壁已經被火苗燒灼得變成了黑色。同學們伸長脖子,睜大眼睛等待著、等待著。三分鐘過去了,水開始沸騰,里面的玻璃覆上了一層厚厚的蒸汽。咦?小魚居然還在快樂地游動,好象一點都不驚慌失措,而且還對試管內的溫度和空氣感到十分滿意。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小魚在100度的高溫環境下卻安然無恙呢?同學們都驚呆了。當然,這個謎團還是讓老師分析后我們才知道的。
姜老師說:“水在加熱后會自然上升,而不會向下流。因此,試管上方的水雖然沸騰了,卻不影響下方的水。所以,試管底部的小魚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 不會受任何干擾,自由地游動!甭犃诉@個原理后,我大開眼界,原來科學竟有如此奇妙的魔力,讓我驚訝不已。同時,我對科學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姜老師的小實驗圓滿地結束了,同學們還沉浸在歡樂之中。啊,這次實驗真有趣!
[編寫:堯塘中心小學 張書峰 審定:周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