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
1、回顧上節課學習內容,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3自然段。
(二)、深入課文,研究“神圣“的意義。
1、面對這樣神圣的土地,是那么得珍貴和重要,那么我們應該怎么樣做呢?怎么樣保留這份神圣呢?印第安人對白人提出了什么要求呢? 學生以小組方式一起學習四至八自然段,從文章中找出體現“神圣”的相關語句,并做好旁批,寫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2、小組討論總結出西雅圖提出的哪幾個要求,進行回答,老師最后進行總結:
第一個要求:要善待河水!(哪兩個自然段是寫“善待河水的”?)
第二個要求:要照管好空氣!(哪兩個自然段是寫“照管好空氣”?)
第三個要求:要照顧好動物!(哪兩個自然段是寫“照顧好動物”?)
4、從重點語句中體味“神圣”:
(1)理解“那溪流河川中閃閃發光的不僅僅是水,也是我們祖先的血液”。這里的水已經超出了“水”原本的含義,將水的悠久歷史、優良傳統、人的生活方式、前途與希望結合起來,使水具有了豐富的意義。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讓學生結合現實,聯系水對人類的意義以及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并且結合古今以來“水”在文學中的一些蘊意來理解這句話。
(水是生命的源泉,在歷史長河中,水之所以能保持它清澈、純凈的本性,離不開世世代代人的努力。是祖輩的辛勤呵護,水源才不至于被破壞;是祖輩的不懈努力,水流才不至于被污染。他們保護家園、捍衛純潔的精神,將在時間長河中熠熠閃光,不斷提醒人們應該愛護水源,就像尊重人類的祖先一樣。“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水和歷史一起前進,見證了我們的生存的足跡,伴隨著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永遠都離不開水。)
(2)“河水是我們的兄弟。你們應該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樣,善待我們的河水”,之前我們討論了水的重要,這句話是印第安人對白人的要求,也是對我們的要求,現在請同學們結合之前找的自己周圍環境水資源的情況,想想沒有了河水、沒有了水,人類要怎么生活。
(3)“你們要照管好它,使你們也能夠品嘗風景過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那么“它” 是誰?為什么要照管好它?重點理解“空氣與它滋養的生命是一體的,清風給了我們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聲嘆息。”了解空氣對于人類的重要性。(因為沒有了空氣或者空氣受到污染,將直接影響到人類的呼吸、生物的生長、影響到生命的存在。)
(4)“如果所有的動物都失去了,人類也會滅亡。降臨到動物身上的命運終究也會降臨到人類身上。”
提問:動物與人類有什么關系呢?動物的災難怎么會成為人類的災難?
5、印第安人是那么的愛這一片土地,愛這里的一草一木、愛這里的河流、空氣,愛這里的一切,所以他對白人說——出示“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師示范朗讀,再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在反復朗讀中體會他們對這片土地強烈的熱愛之情。點名學生示讀。
6、西雅圖帶著對土地的戀戀不舍和濃厚的深愛之情對白人的領袖說了這些話,但是這還不足夠,他還要對白人的后代們說!請同學們帶著這份感情齊讀一遍第九至第十自然段。
(1)理解句子:
為什么說“任何降臨在大地上的事,終究會降臨在大地的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