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三組“深深的懷念”整組模塊教學設計
二、談聽了資料后或看了相關書籍的體會
1.抽生談聽了資料的感受。
2.看了相關的書籍和人物的事跡,如《紅巖》等,交流讀書心得。
(重點了解那個時代的情況,明白主要人物的所作所為和他們高尚的品德,明白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為學文埋下伏筆。)
三、交流自學生字、生詞的情況
1.提示易讀錯的字。如:瞅、刑、璀璨、炊
2.提示易寫錯的字。如:哼、舅、鼎、
3.交流自己理解的詞語意思。
軍閥:指擁有武裝部隊,割據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輕易:本課指隨隨便便。
恐怖:驚慌、害怕。
一擁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時闖進門來。
嚴峻:嚴肅而厲害。
會意:領會別人沒有明確表達的意思。
沉著:鎮靜,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
憧憬:向往。
千鈞一發:鈞:古代重量單位,一鈞等于30斤。千鈞一發指千鈞的重量系在一根頭發上,比喻極其危險。
璀璨: 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本課指天安門廣場燈光耀眼。
鴻毛:鴻雁的毛。愈事物微不足道。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義,有價值。所:處所、地方。
賣力:盡量使出自己的力量。
追悼會:開沉痛的懷念死者的會。
咨詢:征求意見。
瀏覽:大略地看。
極其:非常,到了頂點。
矇眬:快要睡著或剛醒時,兩眼半開半閉,看東西模糊的樣子。
陳設:本課指房間里擺設的東西。
四、檢查讀文情況
1.小組開火車讀課文。(注意正音和長句子的指導)
2.自由讀文。重點讀自己還讀得不夠流暢的地方。
五、作業:
1.寫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讀本組課文
3.寫讀書筆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十六年前的回憶》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把握主要內容,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真情實感。
3.能從課文中找出值得深入體會的句子和提出不懂的問題,通過交流討論,深入理解李大釗對革命事業的忠誠和視死如歸的精神。
教學重點:
能把握主要內容,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真情實感。
教學難點:
深入理解李大釗對革命事業的忠誠和視死如歸的精神。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課文《十六年前的回憶》。誰能結合課前預習,說一說題目為什么叫“十六年前的回憶”?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課文主要講了李大釗同志的三件事:被捕前、被捕、在法庭上。)
二、學習課文
1.文章主要圍繞哪句話寫的?
(教師可設計一個問題:李大釗在敵人面前英勇無畏,將生死置之度外,是什么樣的力量占據著他的心?學生會很快找到答案:是對革命事業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