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第二冊美術教案
教 學
重 點 體驗串花樣活動所帶來的生活樂趣。
教 學
難 點 不同串法、排列組合出新的想象所帶來的美感。
作 業
要 求 用不同的方法排列組合,串出有特點的花樣來。
學 習
材 料 配套材料、教學課件
過 程 師 生 活 動 教學
意圖
教
學
設
計 1、分組討論、嘗試實踐:根據桌上不同材料和工具,想一想它們會變成什么?比一比哪組的方法多、方法新。
小組合作共同探討:兩人以上自由組合,探究不同材料的選擇和用法,進行串珠游戲。
(利用竟爭機制,為學生創設一個研究空間,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探究能力。)
2、小組匯報、交流: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及時表揚集體觀念強、討論激烈、方法新的小組。
3、引導學生賞析
1)教材中的第一幅人物頭飾裝飾圖片。
2)引導學生賞析書中串珠作品和小朋友的裝飾活動圖片。
3)啟發學生在生活中,還見過辦些串珠作品?
4)引導學生觀察探討書或訂課中串制步驟圖。
4、創造情景,學生再創造教師輔導,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動手實踐。
各小組委派一人分別展示講解作品材料的選擇和制作方法。
學生觀察、欣賞、試說:這位姑娘是哪個民族?身上和頭上都有什么裝飾?什么材料做成的?看到這些裝飾有什么感受?
小組討論分析這些作品又是什么材料做成的?都在什么地方進行了裝飾?并對著圖片中學生的表情和動作,談該學生當時的感受。學生回答問題。
5、相互裝飾,共同表演 探究性學習
欣賞感受、加強審美體驗
促進學生之間、小組之間相互交流
欣 賞
評 述 教師組織學生展示、表演相互觀摩、學習。
板
書
設
計 串花樣
教 學
反 思 本節課提高了學生的串制水平,增強了競爭和小組中的合作意識,學生能夠相互學習、大膽構思和創新。在學習和制作過程中教師拓寬了學生設計領域,擴展了知識面;激發興趣,引導創新,培養學生觀察、美化生活的能力和增強“變廢為寶”的意識。
學生學會了識圖技巧,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藝術作品與生活之間的關系,了解串珠作品在生活中的應用。并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達到本節課的目的。
13、盒子里的小精靈
課時 2課時
教 學
目 標 紙和塑料經折疊后彈性是不同的,初步了解不同材料的特點和學會利用。初步嘗試制作方法,學習簡單的美化、裝飾。通過設計和創造,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激發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 學
重 點 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進行再創造。
教 學
難 點 制作、裝飾得美觀和實用。
作 業
要 求 根據想想設計、裝飾、制作盒子里的小精靈
學 習
材 料 剪子,膠條,紙盒,乒乓球,塑料板、條,彩色紙,彩色筆等。
第一課時
過 程 師 生 活 動 教學意圖
教
學
設
計 1、組織教學。
啟發談話,引人新課。“說說你喜歡的玩具?”出示“盒子精靈”玩具,每組一個。
分析、研究制作方法。
請各組選代表說制作要領。
總結、歸納、表述。
事先預想,培養設計意識。
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2、分組用紙板、塑料板裁成條狀后折彈簧。
體驗不同材料的不同效果。
感受不同材料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