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第二冊美術教案
19、民間泥玩具
課時 1課時
教 學
目 標
初步了解民間泥玩具。學習民間泥玩具的制作、上色過程并有所創新。初步培養學生的欣賞、創造、表現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民間泥玩具的歷史很悠久,很多玩具包含著勞動人民對生活的美好愿望。同時通過造型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及集體主義的觀念,了解自然,珍惜和保護自然資源。
教 學
重 點 讓學生體會泥(泥可分為膠泥、軟陶泥、紙粘土等)的屬性,通過拍拍、捏捏、揉揉、搓搓等技法完成一件作品。
教 學
難 點 作品的構思具有創造力、新穎性,初步學習泥的表現手法。
作 業
要 求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裝飾、美化民間泥玩具
學 習
材 料 1、有關民間泥玩具的圖片、課件、泥玩具。
2、制作泥玩具的錄像。
3、玩具聲控器、陶泥、水粉顏料、彩泥等。
過 程 師 生 活 動 教學意圖
教學設計 (1)教學導人
教師:在前面的課中,我們表現了許多平面小動物的造型,怎樣才能讓小動物從各個角度進行觀察都那么完美可愛呢?
學生思考回答老師的提問。
(2)探索站立小動物的制作方法
①學生自主探究站立小動物的各種制作方法。
②學生進行造型方法的交流。
通過交流,發現問題,引導學生發散思維。
③師生互動,解決問題(動物的形象及制作問題)。
④教師為學生補充其他班學生的設計思路。
(發給學生一些成品,讓學生拆開分析)
小結:方法有很多--折、卷、拼插等。
(4)探索裝飾小動物的方法
①欣賞小動物紙造型的作品。
②學生根據現有材料探究如何美化自己設計的小動物。
③學生間交流,教師給予補充。
(5)學生創作
學生以個體方式完成創作過程(教師巡視輔導,學生可以互相觀摩,借鑒別人的思路)。
通過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動手能力,體驗創作過程的快樂。
(6)展示交流
提高學生的鑒賞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發展。 通過聯系上節課內容,調動學生學習動機。
學生自主探究,解決教學重點
拓展思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
對學生加強審美教育,進一步突破教學難點。
欣 賞
評 述 學生將制作好的小動物放到展臺上進行交流(學生自愿將自己的作品放到前面,師生共同對作品進行評價)。
板書設計 民間泥玩具
課 后
反 思 在本課的學習中,學生們認識了一些民間的泥玩具,并初步了解了民間泥玩具的悠久歷史,知道了很多玩具包含著勞動人民對生活的美好愿望。同時,通過造型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及集體主義的觀念,使他們更加了解自然,珍惜和保護自然資源。在學習民間泥玩具的制作、上色過程中很有創新,作業質量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