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美術奇妙的倒影教學設計
(二)、 情境教學認識倒影。
1. 找相同點
出示圖片,真實的橋和倒影它們有相同的地方嗎?
2. 找不同點
(同一張圖片)仔細觀察那么它們之間有不同的地方嗎?(板書:波紋)
3. 找分界線
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一個特點:真實的景物和倒影是連在一塊兒的?他們之間有一條線,那條線我們就叫作:分界線(板書)。
下面我們就來找一找這些作品的分界線。(出示多張圖片請學生上臺來找)
(三)、 欣賞倒影畫作
1. 油畫
2. 水彩畫
3. 國畫
4. 卡通畫
(四)、 講解倒影畫法
1.(出示圖畫:《鵝》)
同學們,這張畫怎么畫出來的?
1景物和倒影之間分得太開;2上面的景物不能完全印下來。
怎么改進一下他的方法呢?(生:先折,然后畫,再印。)
(教師演示講解:1將紙對折;2將紙展開來,沿著對折的這條線進行畫畫,這條對折的線就是分界線;3再對折,用手輕輕地按;4打開來倒影就有了。)
2.(再一次出示圖畫:《鵝》)
我們再來看一看這張圖畫,真實的鵝和倒影的鵝還有哪里不一樣?(生:倒影上還有波紋)
好,我們也給這張倒影畫上波紋。(教師演示畫波紋)
(五)、 嘗試練習
1. 現在也請同學們畫一張和老師一樣的一幅畫。(學生嘗試練習)
2. 教師根據學生在畫畫中出現的幾個典型問題進行講解:
1) 顏料加水太多,對折印后顏料涔開來。
2) 畫好后很長時間再印,顏料太干倒影印不出來了。
3) 波紋畫好后不能再印,否則要印到天上去的,就不對了。
4) 波紋畫的時候盡量要畫得細些。
(六)、 自由作畫
1.同學們,我們自己畫倒影圖畫的時候一定要解決剛才碰到的4個問題。現在就請同學們創作一張最美的倒影圖,體驗一下對印的奇妙,開始吧。
2. 學生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七)、作業講評、全課總結
(八)、課下創作一張倒影作品。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一、欣賞倒影。通過欣賞培養學生對倒影的興趣,激發學生動手繪制的愿望;通過欣賞自然景觀中更多、更壯觀的倒影,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表現欲。
二、演示制作。通過老師演示學生總結的教學方法,將對印方法介紹給學生,符合學生接受知識的心理需要。既使學生保持了對倒影表現的欲望,又培養了學生概括總結的能力。
三、學生創作活動。在制作過程中提倡學生加入自己獨特的想法,從而繪制出與別人不同色彩和形狀的倒影,鼓勵學生創新。同時,鍛煉他們的團體合作精神。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倒影 波紋 分界線
(教學反思的撰寫應避免對教學設計思路、指導思想的再次重復。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l 反思在備課過程中對教材內容、教學理論、學習方法的認知變化。
l 反思教學設計的落實情況,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出現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決等,避免空談出現的問題而不思考出現的原因,也不思考解決方案。